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宅男的大宋之旅> 第九十六章 玩枪的老祖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六章 玩枪的老祖宗(1 / 2)

 册书的不幸“遗失”,白野“如实”的上报给了朝廷,包括王伦护送张通古一行返回金廷。</p>

因为李孟博已经先行去接收部队,赶路也就不用这么着急了。</p>

两淮地区的州府,原本是最为富庶的地区,如今也只能说是民生凋敝,府城的户籍人口甚至都比不上如今的山阴。</p>

另一边的韩世忠在与白野的一番交谈之后,心里总是痒痒的,之前三大将齐聚建康,政事堂已经明里暗里的提醒几人积极备战。</p>

那还和谈个鸟啊?弄死他张通古算了。</p>

北上几千里,盗匪义军遍地,谁能保证没个万一呢。</p>

即便是走漏了风声,等金廷收到消息,哪怕是立刻点兵,等他们南下也得一年半载之后了,自家刚好以逸待劳。</p>

韩世忠一拍脑门,命部下郝抃领一营500人,乔装成湖匪准备截杀张通古。</p>

正当郝抃临行前,韩世忠眼珠子一转,又将截杀的命令改为囚禁,这事儿还是先问问白老弟,现在的读书人鬼点子多,若是真杀了,就没了转圜的余地。</p>

张通古一行从盱眙出发,越往北越荒凉,之间芦苇丛生,白水茫茫,正是远近知名的洪泽湖。</p>

淮水下游原本只有一些小湖泊,建炎二年,留守东京的杜充弃城南逃时扒开了黄河大堤,致使黄河改道南迁,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河道入海。</p>

于是淮水滞留,在盱眙东北形成大湖,战乱年间居民本就不多,淮水时常泛滥更是使得原本就不多的居民四处流亡,方圆百里之内难见炊烟。</p>

过了盱眙,北上必经洪泽镇,四面环水,要不怎么说韩世忠会挑地方呢。</p>

早年间,洪泽镇也是个大镇,参差一两千户,如今已是不足百户,且多是病幼老弱。</p>

洪泽镇原本是有驿站的,只是洪泽湖时常闹匪,朝廷便直接将驿站撤了。</p>

王伦为了安全起见,请求天水军知军派遣了一百名军士沿途护送。</p>

然而,距洪泽镇还有十余里,淮东转运副使胡纺率一队军马飞驰而来,离着老远就听见胡纺高喊,“王使君!请止步少留!”</p>

王伦命队伍停住,跳下马车问道,“胡漕使有何贵干?”</p>

胡纺近前下马,与王伦见礼后说道,“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命部下郝抃领500精兵,化妆成湖匪埋伏在洪泽镇,准备捉拿金人的使臣。”</p>

王伦闻言大惊失色,“此事当真?”</p>

“千真万确。”胡纺继续说道,“那500精锐之中,有人害怕事泄治罪,已经到转运司自首了。”</p>

实际上,那自首之人原本就是张俊插在韩世忠处的细作,而胡纺也是张俊的嫡系,张,韩二人互相揪小辫子也不是一回两回了。</p>

王伦连连顿足道,“这个泼韩五,胆子也忒大了些!”</p>

胡纺接着说道,“根据线报,韩太尉派出的伏兵恐怕还不止这一处,使君北上,须得改道而行。”</p>

王伦感到事情紧迫,摆脱威胁的唯一出路就是迅速远离淮东,折道直奔真州,再由真州至和州进入淮西。</p>

可王伦给朝廷的急报还没写完呢,洪泽镇的郝抃已经察觉走漏了消息,一不做二不休,领着五百精锐就杀了过来。</p>

天水军的100名军士乃是厢军,本就没有多战力,也就吓唬吓唬小毛贼,胡纺同样是银样镴枪头,见着这群身披甲胄的“湖匪”,长枪手刀直接就丢在地上不做反抗。</p>

王伦气急败坏的指着领头那人,“郝统制,你可想清楚,这可是杀头的大罪!”</p>

郝抃掏了掏耳朵,操着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啥?俺听不懂,俺是这洪泽湖的大王,你等过路不想着孝敬就走?”</p>

王伦一行二百余人直接全部扣下。</p>

朝堂之上收到了白野的奏报,赵构看罢,只是笑骂了声胡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连风闻奏事的御史都懒得弹劾白野。</p>

山阴新法已经证实可行,地方小吏更是有赵构亲自挑选培养的人担任。</p>

事情简单明了,无论是主战派,主和派还是“保守”派,都想着争功,这事还刻不容缓,必须赶在秋收之前将地量完,所以工作量其实也蛮大的。</p>

新式农税的好处还不仅仅是可以使朝廷粮草丰足,免除杂税,尤其是丁税,徭役,更是可以极大的促进人口增长。</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