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魔法工业之武德充沛> 第65章 交易所开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 交易所开业(2 / 2)

“咳咳,请大家安静一下,”领头一个身材略有发福的人开口道,“我是滨海市证券交易所的第一任负责人,约瑟夫爵士。“在经过一番酝酿后,政府终于决定设立交易所,这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国际上继希尔皇家交易所之后的第二家……”</p>

这人接着说了些庆祝开业之类的话,但很快便转入正题:“按照此前公示的内容,经过政府核查,批准了十三家公司与单位等经营实体上市。接下来我们有请各位经理和负责人一一介绍自家经营业务和前景!”</p>

在一通热烈的鼓掌后,首先上来演说的是西蒙,这名专注于机床行业的大商人,是曾经的木材大王,也是第一位与哈杨合作并且当下市占率第一的机床生产商。</p>

西蒙热情地向面前众多手里有闲钱、又有意向的投资者介绍自家的业务,比如这一行业有多大市场多大需求,比如自己是多少家下游厂商的供应商,又比如自己领先市占率第二第三的厂商多少。</p>

西蒙如此积极地前来招揽投资,是因为信了哈杨的话踏上了“歧途”,原本自己木材生意做得好好的,轻松又来钱快,结果自己脑子一热转行干上了这个。当然这是西蒙自己对外的说辞,实际上国内木材行业已经见顶,加之国内造船业萎靡不振,他思来想去决定转行。</p>

西蒙虽然预见了这一行业的前景,但低估了这一行业需要的投入和毅力,这是一个重投入却长回报周期的行当。在初期他就投入小半家底,虽然得到了回报,但很快便进来了几个同样有钱的竞争对手,为了拉开与他们的距离,西蒙只能砸钱,因为机床精度、适用性、性价比每改善一点,就要砸进对应数额的资金和资源,没有捷径可走。此前研制轴承就是这样,硬生生砸进了西蒙大半身家,这还是机械研究所派人过来指点的情况下。</p>

所以现在西蒙慌了,退出竞争已经是不可能了,只要他今天退出,不出一个月他就要破产,但要是继续跟进又需要大笔钱,为此他找了哈杨多次,才终于盼到这样一个筹集资金的渠道,甚至为了抢先演说他也付出了一些代价。</p>

好在这个行业门槛高,盈利也稳定,所以西蒙在演说中着重强调了这些字眼,给出一个相当高比例的分红,好在效果着实不错。</p>

“我认购5%,10W股!”马上就有人开始喊道。</p>

“我认购7%,14W股!”</p>

马尔兄弟俩看得目瞪口呆,他俩虽然没有啥文化,但在西蒙的详细解说下也明白了不少,明白过来后更是暗暗咂舌,每股1个银花币,发行200W股,即便是1%也需要2000金花币,他们俩甚至怀疑自己这一辈子能不能赚到这2000金花币。而每年至少500金花币的分红更让这兄弟俩眼红不已,这意味着这一年啥也不用干就吃喝不愁。</p>

而最大的买家更是让他们震惊,正是他们身边那位秃顶中年人,认购了15%也就是30W股,足足三万金花币,这一瞬间兄弟俩感觉自己进了富人窝。</p>

只见那女柜员接过中年人的帐户凭证,噼里啪啦一阵敲打又弄出了一张纸条,接着将两张纸条上的内容记到一个本本上,然后才将它们一并交还给中年人:“先生,这是您对‘西蒙机床股份公司’的认购凭证。在我们营业时间内您随时可以过来继续增持或者售卖给别人。”</p>

第二个上来演说的则是吉米,当时他听到这个消息后便立刻乘狮鹫赶回国内。无他,他也很需要钱。这段时间为了抢占市场,吉米不仅在国内各大城市建厂,在国外像索伦、查曼邦国和奥兰邦国都有建设工厂,整个摊子摊得太大,急需大量资金填补缺口。</p>

第三个上来的则是大卫,他先前在吉米那贷款买自行车和三轮车组建了运输队,专门替客户运输陆路货物,当下生意火旺。听到这个消息他专门将运输队改为大卫运输公司,为的是筹集资金购置更多车辆来占领市场。当然运输行业有旺季也有淡季,大卫不可能像西蒙那样给予稳定的分红,所以他着重抓住股票升值这一关键点。</p>

而皮特和露西兄妹俩作为大卫的发小,也专程赶来认购了部分股票。兄妹俩挺羡慕大卫,虽然他们在这一带组建了一个规模有近百人的施工队,但当下还是远不及大卫。</p>

剩下上来演说的有诺多军工,一家刚刚组建的国营军火公司,有政府负责人,他们前来推销国债,还有五金商人埃伯特、冶金商人摩尔和哈维子爵等。</p>

末尾一名年轻人的演说却是让人大出所料,他自称查理,想创办一份名叫《诺多时代》的杂志。</p>

杂志是什么,马尔兄弟俩相对视一眼,常年都不摸书本的他们着实没太理解这为什么能赚钱。</p>

但那年轻人显然是劲头十足,不仅热情洋溢,还提前准备了好些份样品当场分发了下去。马尔兄弟俩看不明白,但听了旁人的嘀咕,倒也知道了个大概——就是写国内各种东西,什么游历全国、商贸新闻、闲闻逸事等等。</p>

本来在场的人不太感兴趣,但那年轻人自称在希尔那边游历归来,在那边就有人办这种杂志,很是畅销,此外发行的股票价格也很便宜。于是也有些人意动起来,陆陆续续认购了些。</p>

“我也买,2股!”</p>

马尔突然喊道,这半天下来在场几乎人人都买了,刺激之下他也很是意动,反正这次很便宜,每股还不到一张铜花币。只是这数额引得众人纷纷大笑,但马尔面皮厚,不为所动,而那年轻人对待他同样诚恳,即便只有区区2股。</p>

“没必要吧,哥,”弟弟梅尔有些吃惊,“我们还不如把钱扔在酒馆里猜牌。”</p>

“扔那里我们有哪次回过本吗?十次中赢一次,然后接下来九次输个干净。要我看反正都是扔,不如在这里扔,或许还能赚点小钱。”马尔倒是有些兴奋,“不如你也买点?”</p>

“我……好,我也买2股,就当是抽奖了!”梅尔决定跟上去,反正是图个新鲜。</p>

就这样,在哈杨与众多商人的努力下,交易所得以顺利营业下去,但对于一个初生的金融市场来说,各项制度尚未完善,普通民众更是没有什么概念,来场内交易的人们不过是些富人而已。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解决,当然也不用太久,一场牛熊交替便足已。</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