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协调(2 / 2)

经过讨论,他们并没有把供应这个两难的问题拿到第一个解决。不过这不是在等待船到桥头自然直,他们确实有自己的策略。</p>

他们没有大搞建设,对城市规划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工会范围内的各地开始投身教育,编撰起针对他们现状的理论框架。</p>

这个理论框架是用来让城区内收入不稳定的群体来理解他们的决策的。这是安抚民心很重要的一环。</p>

感受不是感觉,感受是主观的,是会随着现状而不断膨胀,与欲望等同的存在。发展肯定是跑不赢不断膨胀的欲望的,因此,想要人们对现状没有怨言,维持社会安定,理论框架非常重要。</p>

想要让人们能够接受调度,共通的理论框架非常重要。不过理论框架带来的积极性终究是暂时的。最终积极性是否够用,还是得看他们最后做的怎么样。总之,他们开始搭建他们的理论框架。</p>

这个理论框架对城区的人口数量进行了新的解释。理论框架对于一个城区内人口多少与他们生活的好坏没有做直接的绑定,从而驱使人口均衡分配,而是直接创建了一个新的标准,协调。</p>

如果一个城区的发展程度不够,城区人口与相应发展程度不够协调,那城区里的人就会过得相当难受。问题是环环相扣的,发展所达到的协调标准总需要时间来推进,一个突然变得极其富裕的城区就像长得像勺子一样的桶,勺柄也许另有他用,但绝对不会让城区里的人过得舒服。</p>

很显然,这个框架就是在拆之前那公会的台。这话的用意很明显,就是为了让人们不愿涌向那些突然富裕起来的城区,让他们认为这些城区缺乏发展过程中不能照着抄的协调过程,如果一直有人涌入,那城区里的人就会一直过得很难受。</p>

这么说倒也不完全错。人人都来投机,卷起来就不是好事了。因为他们本就是永生的,不出意外谁都不会死,因此退休制度根本不存在。在不论是别人还是自己身上无尽的贪婪影响下,他们永远过不上好日子。</p>

资产类型过于单一不是好事,看起来他们确实挣了大钱,但如果他们只有钱,那他们的钱就不是他们的。公会的分配是有名额的,这代表着日后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可以随时收割的韭菜。</p>

节流之后,他们想要挽留人口,也是需要建设框架的。为此,他们专门准备了一个层级,用于让他们可以自发解决自身的供应需求,供应能力完全随人口变动。</p>

工会与那学府内的宗门谈好合作,对教学的其他科目进行了规划。那学府正有各种乱七八糟的生产方式的下位替代,可以不需要设备地完成很多生产工作。</p>

这些产品自然比不上有专业设备的产物,但通过教育内容的学习程度,让某一部分人可以自己承担生产活动,补齐相应城区内的供应漏洞,并且借此取得社会地位,这足以给城区的完全封闭供应打下坚实的基础。</p>

这时候新的问题就来了。当人们不再依赖工人们的供应,工人们的社会地位何去何从。</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