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玄幻魔法>开天辟地见苍凉> 开天辟地-12 格物致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开天辟地-12 格物致知(1 / 2)

 《格物致知》</p>

什么是格物致知?</p>

儒学起源于“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而形成思想系统。</p>

譬如我要开车去一个地方,我要先加油,发动车子,辨认道路,寻找方向,小心的开车。</p>

而格物致知所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得到这个“知”——我先不想以后的事情,现在,我的车在哪儿?</p>

这是一个打破常规的提问——我想活在这个世界上,好吧,这个世界在哪儿?它存在于什么地方?</p>

我是否知道我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存在里?</p>

首先,我是否知道什么是答案?</p>

何为修身?我是否已经做到了修身?如果我“不知”,就成为了古之圣贤所说的——不知却不认为自己不知。如果不知又不去改变自己身上的事情,进步就无从谈起。</p>

《圣人落第》</p>

二十岁时,王守仁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举人后,学业文化大有长进。但他却转而把心思放在谈论军事上,并且很会射箭。</p>

二十二岁考进士不中,内阁首辅李东阳对其笑道:“你这次虽然不中状元,下一次科举必定会中状元,试一试为下一次科举作个状元赋。”王守仁拿起笔就完成了,朝堂上的元老们都很惊奇他的天赋才能。嫉妒他的人就开始议论说,这个年轻人如状元及第,必然是目中无人。</p>

王守仁二十五岁再次参考科举,再次落第。</p>

他的状元父亲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因为我懊恼了,说明我并不是一个敢于屡败屡战的人。”。</p>

《乡试录序》</p>

二十九岁,王阳明被任命为山东乡试的考官,山东是孔孟之乡,是许多先贤名人的故里。</p>

王阳明非常激动,认为以前既然出了这么多古之圣贤,这里的文化教育一定很先进——肯定能培养出更多的后继大儒。</p>

但是,他在山东得到的答案却是恰恰相反的。</p>

儒学已经成为了世人用于追求功利的通道。</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