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喜带的四万联军在此地碰上了景邵所率领的四万宛城楚军。对,没错,景邵这次足足带了四万人!而不是公孙衍认为的两万人!</p>
联军这边,分为五军:</p>
一万秦军居前,背东面西,分为三个长四百米厚六百米的并排三千人方阵,每个方阵之间间隔一百五十米,间隔之内又有两队百人战车队衔接。方阵以弩手居前,往后依次是盾牌手、弓箭手、长戈手、短剑士、长剑士。统领前军的是秦国将领—甘宗。甘宗则亲率一千人居三个三千人方阵之后三百米处压阵。</p>
前军西北十二里处,是七千魏军构成的右军,不同于前军秦军的阵法。七千人分为三个方阵,做左右各为长五百米厚一百五十米的两千人方阵,盾牌手居前,往后依次是长戈手,短剑手,弓弩手。剩下的三千人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五百人乘一百七十辆战车呈锥型在前,另一部分两千五百人以六人一队,每队由两名刀盾手、两名长戈手、一名剑士、一名弩手构成,队与队之间相隔三米,总体形成了一个长一百米、厚八百米的方阵,同前面锥形战车阵衔接,居阵中间,三个方阵间隔一百三十米。</p>
前军西南十里处,也是七千魏军构成的左军,七千人分为三阵,三个方阵均为长五百米厚一百五十米的两千人方阵,统帅领一千精锐在三个方阵后一百五十米处压阵。</p>
前军后八里处,是由一万三千魏军构成的中军。一万三千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一万人,列为十个千人方阵居前,作为预备队支援各处;另一部分三千人组成圆阵,从外到内依次为大橹盾手、弓弩手、长戈手、剑士,公孙喜则由两百名精锐禁卫拱卫在圆阵中心。</p>
中军后七里处,是由三千秦军构成的后军,三千人分为三个方阵南北向并排而列以刀盾手和弓弩手为核心。</p>
楚军这边,分为四军:</p>
前军八千人,背西向东,距秦前军三里,分为两个方阵,每个方阵三千五百千人,东西纵向列阵,每个方阵从外到内依次是弓弩手、大橹盾手、长戈手、剑士。方阵间间隔两百米。左右各有一千人的战车队来回游弋。</p>
前军东北十一里处,是一万五千人构成的左军,距联军右军两里,分为五个三千人方阵:中间三个方阵均以五百战车兵为前,呈锥形,两千五百人衔接战车兵,呈长两百五十、厚七百米的纵向长条型方阵;左右两个则为横向三千人方阵,由数百个十人小队组成,十人小队则由三名刀盾手、两名长戈手、三名剑士、两名弩手组成。方阵长五百米厚一百五十米。五个方阵每每间隔七十米。</p>
前军正南八里处,是五千人构成的右军,距联军左军五里,分为两个两千五百人方阵,东西纵向列阵,前阵同前军相似,后阵则为圆阵,从外到内依次是弓弩手、盾牌手、长戈手、剑士。两个方阵间隔五十米。</p>
前军西北八里处,靠近左军八里处,是一万两千人构成的中军。其中,一万人以锋矢状分为五阵,居东北,靠近左军。剩下两千人则摆出了圆阵,拱卫着楚军统帅景缺。</p>
双方都清楚了对方前军左军右军的部署,但是对于中军确实未知。</p>
在进行主力决战之前,双方的斥候也进行了长达半个时辰的绞杀战。</p>
先是一队伍楚军斥候遭遇联军斥候,双方发生激烈交战,损失大部士兵后开始脱离,而后脱离途中又碰到另一队联军斥候绞杀,此时附近楚军斥候闻讯匆匆赶来加入战团,并反包围这支联军斥候。</p>
联军斥候脱困不得,便就地死守,附近的三队联军斥候闻讯亦奔赴而来,楚军斥候见状不得不抽离战场。</p>
双方斥候绞杀半个时辰后,决战正式打响。</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