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帝曹叡太和四年,时值初春正月,万物始新、百草丰茂,一切都焕发着勃勃的生机。</p>
洛阳东郊的九华台,也是数年前文皇帝亲自敕命新建的,此九华台虽不是甚高,也并无许多纷繁华丽的奇思巧构,但却气象宏阔、且湛然一新,仔细端详过后,竟还会让人看到几分邺都铜雀台的风采。</p>
今日的九华台,也与往日有所不同。台上,此刻众宾团座、鼓瑟齐鸣,端的一幅热闹场景。</p>
因为,今日此时此地举行着的,乃是夏侯氏昌陵侯一脉嫡子的加冠成人礼。</p>
曹氏与夏侯氏两家宗族长辈们,此时都按位次,坐南面北,坐于堂阶之下。</p>
昔日的两个少年,此刻正在举行着他们的冠礼。</p>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维祺,介尔景福。……”</p>
两位正宾从西阶下沐手之后,从阶上有司手中,各取过一顶缁布冠,缓慢而又庄重的将之加在了夏侯玄、曹羲二人精心梳理过的的顶发上,玄、羲二人也是神情肃穆,一脸庄严的跪受着正宾的加冠仪式。</p>
古人之加冠大典,不仅仅象征着一个人的成年,而且还意味着从今而后,成人者将会获得许多新的权利、相应的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p>
戴上方才这顶缁布冠以后,便代表了加冠之人,也就是夏侯玄与曹羲二人,从此拥有了参政、治人之权。</p>
这项仪式也没有到此而止,在肃穆典雅的大雅乐曲声中,二人缓步步入后堂,脱下了原本身穿的采衣,换上了与方才所加的缁布冠相配的玄端服。</p>
这身玄端服配上头顶的缁布冠后,夏侯玄与曹羲两人的少年气也似乎随之一敛,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加成熟稳重的贵族士人风骨。</p>
二人整理好了衣冠服饰之后,这才庄重缓慢的走出了后堂,向前来观礼的族中长辈、以及亲朋宾客们答谢行礼。</p>
主持冠礼的两名正宾,再次沐手之后,这才取过了两顶白鹿皮所缝制编缀而成的、类似武人头胄的皮弁,继续开始了接下来的仪式:</p>
“吉月令辰,乃由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p>
礼赞结束之后,两位正宾又为两个即将成年的青年公子,加上了这顶皮弁。</p>
这种皮弁帽,是用白鹿皮制成的,白色为五行中的西方正色,代表了肃杀之气、兵戈之意。,戴上了它,自然也就代表着加冠者有了刑杀之权、也相应的有了服兵役之责。</p>
夏侯玄、曹羲两人再次进入后堂,然后换好了与顶上皮弁相配的爵弁服,此爵弁服,与二人头戴的白色皮冠相配,其色也为白色,且此衣服腰间还缀有带褶皱的下裳,系有同样为白色的蔽膝服饰。</p>
换好爵弁服饰之后,两人再次步出后堂,继续进行接下来的加冠仪式。</p>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耈无疆,受天之庆。……”</p>
此时,两名正宾将那最具尊荣的,代表着加冠者从此具有祭祀庙堂之权的爵弁,庄严而小心翼翼的加在了夏侯玄、曹羲两人的头上。</p>
二人再次入堂,换上了与爵弁相配的熏裳,穿上了赤黄色的蔽膝。</p>
黄色代表中央之土,土德最为尊崇,因而也是这三次加冠中最为神圣、最为重要的一次。</p>
夏侯玄与曹羲二人再次出了后堂,向众位来宾敬了礼酒。冠礼的礼仪程序也就终于完成了一大半。</p>
两人完成三次加冠之后,按照冠礼礼仪,各自带上了一块干肉,从西阶下了正堂,在赞者的接引下来到了东墙之畔,接着,二人又从北头的闱门走了出来,二人面朝北方,在此地拜见了各自的母亲,并完成了献干肉之礼仪。</p>
冠礼到了此时,就到了最为重要的时刻。</p>
此时也就是正宾为二人取“字”的时候了。</p>
加冠取字之后,原来的名就只能用于自称了,从此以后,除了自己的君父之外,任何人都不能直呼自己的大名,只能称呼自己的表字,以示对自己的尊敬。</p>
曹、夏二人拜见母亲回来后,则按照礼仪面朝于南,在西阶的东边肃穆站立,两位正宾脸色庄严肃穆,为眼前的两位加冠者致上了最后的祝辞:</p>
“泰,初始也,元气始萌,谓之泰初,言其气广大,能为万物之始本,玄儿,我便为你取字,泰初。</p>
羲和,盖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羲儿,我便为你取字,昭叔。”[注1]</p>
【注1:夏侯玄字泰初,曹羲字昭叔。】</p>
由正宾取字之后,夏侯玄、曹羲两人,便算是真真正正的成年士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