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逐鹿南北朝> 第040章 宝宝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0章 宝宝来了(2 / 2)

“哼,不痛快,这样的官不做也罢。”</p>

“那你只适合上山做土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杀人越货,想怎么来就怎么来,那样倒是痛快了,呵呵,行了,想那么多干嘛,好好休息,快点好起来。”</p>

杨禹从小九房间出来时,正遇上姚清秋和魏小婵两人从外头抬着一桶水进来,姚清秋脚步踉踉跄跄,一边走一边抹着香汗儿,娇喘吁吁,一桶水抬进院子时只剩下小半桶。</p>

好吧,真论起来,人家以前好歹是个郡主,有这样的表现不足为奇。</p>

二人见了杨禹,连忙把桶放下,委身施礼道:“婢……婢子拜见郎君。”</p>

“不错,不错,你们竟然没有逃走。”</p>

“婢子不敢。”</p>

“还有两个呢?”</p>

杨禹刚吃完,就见慕容楚和姚怜也抬着一桶水进来,情况看上去稍好,至少一桶水还剩下半桶。见了杨禹,也连忙停下施礼。</p>

好嘛,人家是一个人挑水全家用,你们倒好,全员出动,弄这点水回来还不够一个人洗漱。</p>

不过,精神可嘉。</p>

杨禹上去,一手提一个桶,把水倒进水缸里,这年头可不是家家都有水井,除了那些大户人家有能力自己打井外,通常是一个坊的人家共用一两口水井,每天得去挑水,很是麻烦。</p>

小九向来不让自家郎君干粗活,四女可没有这样的觉悟,眼巴巴地看着杨禹把水倒进水缸,然后才一起把头低到胸脯上。</p>

“菜买了吗?”</p>

“回郎君,买了。”前面的姚清秋小声回答,小巧的琼鼻上又滑落一滴汗珠来,晶莹剔透的。</p>

杨禹正准备亲自下厨弄顿吃的,就见大门外来了一个年轻人,他探头看了看里面的情况,一见杨禹,立即一脸欣喜地扬声叫道:“杨使君,可算找到您了,您要的书,小人给您送过来了,你看看。”</p>

杨禹见了这胖墩墩的年轻人,也不禁露出了笑容,这是云岭五寨中刘家堡堡主的宝贝小儿子,名字就叫刘宝宝,小时候打架时打出来的交情。</p>

杨禹对四女摆摆手,让她们进去照顾小九,等她们进了屋,杨禹才招呼刘宝宝道:“进来吧。”</p>

杨禹自个在院中石凳上坐下来,刘宝宝回头看看,见身后没人,便掩上门小跑到他身边,迫不及待地说道:“四郎,你真是的,到洛阳好几日了,也不去找我,害我天天等,夜夜等,你该不会把我忘得一干二净了吧?”</p>

“打住,他娘的,这么肉麻,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跟你有一腿呢。”</p>

“嘿嘿,咱们可不真有一腿嘛。”</p>

“行了,别再恶心人了,现在情况怎么样?你二叔还好吗?”</p>

“我二叔那人你还不知道吗,吃饭饭香,好得很,去彭城开新店去了。”</p>

“嗯?那洛阳这一摊子现在由谁来管?”</p>

“我呀!”</p>

“滚蛋,就你?”</p>

“四郎,你别老从门缝里看人,正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这个洛阳大掌柜可是经过你长兄亲自盖章认证的,不信你看看我屁股上,鲜红的大盖还新鲜着呢。”</p>

“滚!”</p>

“嘿嘿。”</p>

“洛阳的生意如何?”</p>

“这个嘛,不是我吹,现在各地的生意,我们洛阳这边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不仅书卖得多,笔墨纸砚、家具、茶具、茶叶、皮货、药材、水泵,我们销量都是第一,就连内裤的销量也比长安那边多两倍。”</p>

刘宝宝提到的很多东西,都是当初杨禹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弄出来的,比如印刷术吧,这万恶的旧社会,别说手机电脑网络了,想找本书打发一下时间都难。</p>

听说河西走廊那边儒风盛行,杨禹便让去河西走货的二哥去找那些大儒,把他们手上的典藏以及自己的著作刊印出来。</p>

那些以传道为己任的大儒,得知自己的著述可以刊印成书、流传于天下之后,不仅没要钱,反而一副感激的样子,主动去搜集各种书籍送来,千叮万嘱一定要多印点。</p>

当然,对于那些保守的大家族的藏书,就得拿钱买了,有时候砸钱也买不到。</p>

家具方面,主要是因为杨禹不习惯跪坐,而这时代别说椅子了,想找张凳子都难,于是杨禹又让人照着明清家具样式弄出一些来供自己享用。</p>

水泵则是有一次他回云岭坞过年,堂上一个婶婶去打水时,因井边结了冰,脚一滑掉井里了,因为此事,杨禹又弄出了手摇水泵。</p>

杨禹的二哥是个精于算计的人,把杨禹弄出来的种种新奇之物通通做成了产业,生意做大了,云岭坞人手不够,就把附近的坞堡都拉进来,大家抱团一起干。</p>

刘宝宝的刘家堡是最先被拉进来的,这家伙打小豪放,是个闲着蛋就痛的主,最大的特长是吹牛打屁外加玩火烧麦垛,要说他擅长做生意,杨禹还真不信。</p>

见杨禹不信,刘宝宝顿时一副很受伤的样子,解释道:“四郎,你这是什么表情?我跟你说,我这边的生意之所以比他们好,就是因为我闲不住,你想啊,整天守在店里多没意思,想出去玩我二叔又总说我游手好闲,有一回我便让两个小伙计装上半车货,学走村的货郎,这样既可以出去逛逛,又可以顺道卖货,这样你总不能再说我游手好闲了吧。”</p>

“嗨,你还别说,那回出去半天不到,半车货便被我们给卖光了,我二叔一看这样好使,索性找来几辆大车,把货装满,让大家各走一路,自此之后,我们洛阳这边各色货品,基本都是销量第一,四郎,你能说这不是我的功劳吗?”</p>

“好吧,这算是你的功劳。”</p>

这家伙以前最爱跟杨禹屁股后面转悠,常常几天不回家,每次杨禹回乡小住,他必定是从头跟到尾,杨禹不回终南山他绝不回家,杨禹那些俏皮话他学得那叫一个溜,也正因此,杨禹比较乐意和他一起聊天打屁。</p>

“对了,你们这样出去卖货,走的地方多,接触面广,让他们多收集一些各地的信息,方方面面的都要,再让人专门把这个信息整理出来,这其中往往蕴含着大量的商机,而且还有其他大用。”</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