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逐鹿南北朝> 第051章挂冠而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51章挂冠而去(2 / 2)

几个月前王镇恶的前锋大军受阻于潼关之下,粮草不继,军心动摇。王镇恶于是亲至弘农征粮,百姓感念王猛当年的恩惠,踊跃捐粮,这才让前锋大军度过了断粮的难关。

王猛这块招牌在关中有多得民心可见一般。

既得民心,又战功赫赫,若再有异心,这样的人最是危险。

对于这件事,刘裕非常重视,他对沈田子说道:“此事你先不要声张,我自会处理。”

“喏。”沈田子见刘裕的反应,心中大快。

随即,刘裕找来白直督护丁旿,让他亲自去查御辇之事,这件事倒是很快查清了,王镇恶私取御辇确有其事,不过王镇恶剔取御辇上的金银珠宝后,便将御辇扔在了城垣外。

得到回报,刘裕的心才稍稍放下。

“明公,原白直队王质带回了杨禹的辞呈,请明公过目。”

“嗯?”刘裕疑惑地接过丁旿递上来的辞呈,打开看了看,不禁哼道:“胡闹!这个杨禹,他这是在表示自己的高风亮节吗?三秦初定,百废待兴,我正待招揽关中贤才,收拢民心,他此时辞去,欲置我于何地?简直是胡闹,去,把他给我找回来。”

杨禹如今已不是默默无闻之辈,他出使北魏时,殴打押拌使,鸣冤上党,一人挑战一国,这些事迹和他所作的那些诗一起,早已传遍天下。

更重要的是杨禹是秦州人,是刘裕伐秦之时特意从秦国跑去投奔的,他无形中成了一个标杆,如果这个时候突然离去,关中士绅会怎么看刘裕?

鸟尽弓藏,气量狭窄,不能容人……总之,绝对不会是什么好评价。

丁旿大致也明白其中的利害,是以赶在刘裕车驾入城之前,便将此事告知刘裕。

丁旿稍稍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太尉,据王质回报,杨禹让他转交辞呈后,便离开长安了,要找到他一时之间只怕不容易。”

刘裕皱了皱眉头问道:“杨禹有没有说明为何辞官?”

“似乎是受了排挤,是以一心求去?”丁旿便将王质的话向刘裕复述了一遍,刘裕听后沉默良久。

谢晦在他面前屡次攻讦杨禹,提议让杨禹带兵去增援沈田子的也正是谢晦,由此看来,谢晦指使贺安、刘临松企图给杨禹设套的可能确实很大。

再有就是沈田子,一向对王镇恶这些北方将领极为排斥,而且这种排斥思想在建康朝野非常普遍。

刘裕很清楚这种情况对一统天下的大业很不利,但想调和这种矛盾又谈何容易。

“不管如何,此时不宜让杨禹辞去,你立即派人去找,务必把人找回来。”

“喏!”

这次王镇恶拿下长安,既没有围城战也没有巷战,因此对长安城造成的破坏不大。

城中有汉、胡共计五六万户,王镇恶率军入城后,抚以国恩,严明军纪,城中民心很快安定下来。

刘裕到长安时,很多百姓跑到城外去迎接,场面很热烈。

这些迎接刘裕的人中,就包括一些坞堡的话事人或代表,比如河东大名鼎鼎的薛家垒的薛辩,便是其中之一。

薛家垒在北方无数坞堡寨垒之中,颇有代表性,东汉末年,薛兰子孙随刘备入蜀,蜀汉灭亡后迁回河东郡,成为拥有家族武装和城垒的地方豪强。

历经数代发展,薛家不断壮大,随着五胡乱华的时代到来,大量百姓托身薛家垒,使得薛家垒进一步壮大,分为三垒,相互为援。

薛辩的父亲薛强曾率众大破西燕慕容永于陈川,后秦姚兴忌惮薛家垒的实力,遣使重加礼命,拜薛强为右光禄大夫,封冯翊郡公。

对这种有实力的地方豪强,刘裕自然也是尽量拉拢,希望能让地方上尽快稳定下来。他下车亲自扶起薛辩,好言抚慰一番,还当众封薛辩为平阳太守,命其镇捍北道。

薛辩再三推辞,刘裕再三抚慰,这其间,刘裕暗中观察一众地方豪强的神色,众人反应并没有刘裕预料中的热烈,各人虽然争相说着恭维的话,但有些目光闪烁,有的笑容勉强,这让刘裕心头微微有些发紧。

这也难怪,关中沦陷胡尘百余年,城头大王旗变幻不定,这些关中豪族为了保命,哪有那么容易相信别人,当众封赏一个薛辩是远远不足以让他们归心的。

刘裕不禁又想起杨禹来,本来杨禹也是一个很好的典型,很适合这个时候推出来,偏偏这厮却挂冠而去了,这让刘裕不免有些生气。

入城之后的第二天,刘裕令收后秦彝器、浑仪、士圭、记里鼓、指南车等祭祀礼器,送回建康。

其余金玉、缯帛、珍宝,皆以颁赐将士,晋军将士欢呼不已。

在将士们的欢呼声中,刘青鸾无意中从白直亲卫口得知杨禹已挂冠而去,这个消息瞬间让她心口一痛,仿佛被人把心掏去了一般。

正在处理公务的刘裕,见刘青鸾走进来,步态虚浮,双目失神,连忙放下文书,关心地问道:“青鸾,你怎么了?”

刘青鸾走到长案边,委然坐于一侧,目光没有焦点地说道:“伯父,杨禹终究是走了。”

刘裕双眉不由一皱,哼道:“这小子实在是太气人了,枉我如此信用于他,这个时候弃官而去,分明是故意让我难堪,你放心,我已派人去找了,等把人找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他。”

“一个人有心离去,有那么容易找回来吗?”刘青鸾凄然低下头去,避开刘裕的目光,喃喃地问道,“伯父,你自问真的信任他吗?”

“青鸾,你这是什么话?他以待罪之身被任命为使,这次我更是将一军精锐托付于他,这不是信任是什么?”

“伯父,我在北魏,听说北魏君臣曾一起讨论要不要发兵阻截伯父伐秦;那些鲜卑权贵认为潼关是天险,伯父以水军攻之甚难,若登岸北侵,便容易多了,因此伯父声言伐秦,其志难测。针对鲜卑权贵的担忧,崔浩反驳他们道:南北异俗,即使北魏放弃恒山以南,伯父必不能以吴、越之兵与之争守河北之地,安能为患乎!”刘青鸾缓缓抬起头来,看着刘裕说道,“伯父,你觉得崔浩说得对吗?”

刘裕虽不知道她为何提这一茬,但还是断然答道:“一派胡言。”

刘青鸾略带自嘲道:“当初我也认为崔浩是一派胡言,凭什么鲜卑能以异族之兵守住河北,而我们就不能以吴越之兵守住河北呢?伯父,你知道杨禹对此是怎么说的吗?”

刘裕心想果然,话头还是引回到了杨禹那厮身上,他没有答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