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第一贡生> 第一百四十五章 悠悠之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五章 悠悠之口(2 / 2)

后面一堆人在那喊。</p>

张周也显得很急切道:“要进贡院了,萧公公,咱有话等出贡院后再说。反正以后也还有机会见面的。”</p>

“别……”</p>

萧敬正要挽留,却发现张周脚步不停就往辕门那边跑去了。</p>

……</p>

……</p>

乾清宫内。</p>

萧敬回来后,将张周的推测,小心翼翼告知朱祐樘。</p>

当萧敬说完之后,现场鸦雀无声,司礼监几个人都望着朱祐樘,不知该说点什么好。</p>

“是不是朕降罪给延龄,再把彭泉放了,上天就不会有这回事了?”半晌之后,朱祐樘终于问出此问题来。</p>

萧敬心说一声我靠。</p>

走之前怎么我没问清楚这回事啊?还在想应该把该问都问了,果然还是草率了啊。</p>

当时就该把张周给扣下,让他把能说的都说完,反正入场也不急于一时的,怎么就放他走了?现在想把人找回来问问都没机会了。</p>

戴义试探着道:“陛下,应该……可能吧。”</p>

朱祐樘未置可否。</p>

一旁的陈宽插了一句嘴:“此等事,也没那么玄吧?”</p>

说发生地动就发生地动?说在哪发生就在哪发生?真当自己是神仙?</p>

几个太监又都看着陈宽。</p>

眼神好似在说,你陈宽还真是什么都敢说,要真发生了,你是要立什么赌注吗?</p>

朱祐樘冷冷道:“如果朕对延龄又未有任何的举措,建昌卫真又发生了地动,那朕……在臣工面前,便无地自容!”</p>

戴义等人琢磨了一下。</p>

皇帝没自信,怕不处理张延龄惹怒了上天。</p>

发生个地动,你完全可以说这是凑巧,但问题是……大臣和百姓他们都不信啊,他们会借题发挥的。</p>

“那陛下不如……小惩大诫?”戴义提议。</p>

都看出来皇帝不想惩罚张延龄,还想是非不分去惩罚彭泉,那就提议一下,把彭泉放了,再对张延龄罚酒三杯,或许上天就免于惩罚了呢?</p>

正说着,门口有太监来通禀:“陛下,皇后娘娘请您过去。”</p>

“又来!”</p>

朱祐樘听了也很烦,他朝萧敬招呼一声,“你跟朕去,把秉宽所说的,跟皇后说清楚。”</p>

“是!”</p>

萧敬连头都不敢抬了。</p>

……</p>

……</p>

坤宁宫内。</p>

朱祐樘坐在一边,听着妻子的抱怨,所说的仍旧不过是有人为难张家云云。</p>

“皇后啊,朕理解你的心情,但你可曾想过,如果让朕一再包庇延龄,上天是否会降罪呢?到那时,朕不是在帮延龄,是在害他,害大明国祚社稷啊……”</p>

朱祐樘现在突然就有底气了。</p>

之前跟妻子争吵,他总觉得自己是被动的那个,但有张周所谓的上天警示当后盾,他也能挺起腰杆跟妻子据理力争。</p>

张皇后道:“陛下,那些无稽之谈,也可信吗?”</p>

“不全都是无稽之谈啊。”朱祐樘看着一旁站着的萧敬,“有什么,你说吧。”</p>

萧敬斟酌了一下字眼,这才道:“回陛下,皇后娘娘,奴婢去过宫外,见过……那位张先生,他说最近上天可能会有警示出现,以提醒朝廷要惩恶扬善,若有违于天意,将会降下警示,或有地动发生!”</p>

张皇后冷笑道:“一个方士的话,有那么可信吗?”</p>

萧敬道:“皇后娘娘,先前河南新野的地震,被张先生预言中了,还有他说,昨日里……其实陕西和宁夏已发生地动,因为那边远一些,估摸着还要个两三日才能得知消息。”</p>

张皇后本来一肚子怨恼,有点不信邪的意思。</p>

但想到张周先前做预言很多事都发生了……连她都不由自主打个寒颤。</p>

想想那些也太准了。</p>

万一这次……</p>

“陛下,现在方士是要挑拨陛下的家事,您也置之不理吗?”张皇后大概也觉得张周的预言可能成真,她改变策略转而对丈夫施压,“再说了,就算真有地动发生,那跟臣妾的弟弟有何关系?”</p>

“嗯嗯。”</p>

朱祐樘清了清嗓子,突然觉得找回了男人的尊严,给萧敬打个眼色,意思是你继续说。</p>

萧敬道:“皇后娘娘,张先生说,这次的地动可能发生在建昌卫、建昌府或是建昌县这些地方。”</p>

张皇后一听便急了:“这是胡言乱语!怎可能会那么碰巧发生在这些地方?他一定是想借此来跟陛下进言,他把自己当成谏臣了,让陛下惩罚延龄,结果事没发生,他就说是陛下弥补及时的功劳。其实本来就没这回事。”</p>

说到动情处,张皇后急得都快哭出来。</p>

“皇后,你怎么了?”</p>

朱祐樘果然还是招架不住妻子哭这一招。</p>

先前还在那挺着腰杆装真男人,此时他则本性暴露,赶紧去安慰妻子。</p>

张皇后流着眼泪道:“臣妾没想到,有人欺负到张家头上来了,臣妾的弟弟就算再有过错,那建昌卫里一群人假借弟弟的名字作恶,也能怪责到弟弟身上吗?”</p>

哎呦。</p>

朱祐樘一听,张皇后就算还在据理力争,但听起来……口风也转变了。</p>

不再说他弟弟完全是没过错的,而说过错在那些冒建昌伯名声的贼人身上。</p>

朱祐樘道:“皇后说得是,朕马上降旨,将建昌卫周边的宵小给拿了!不能让这种脏水,再往延龄身上泼。”</p>

“陛下,那张秉宽呢?”</p>

张皇后梨花带雨。</p>

意思是,要不陛下把张周也一并降罪?</p>

朱祐樘板起脸道:“皇后,朕从来不觉得秉宽会以无中生有的方式,挑拨朕跟皇后族人的关系,他也并非是故意刁难延龄,或是让朕惩罚于谁。朕思量过,恐怕朕就算是做了一些事做弥补,上天或还会有警示。”</p>

张皇后道:“那就是陛下做或者不做什么,警示都会有,地动都会发生……那干嘛要责难延龄?”</p>

朱祐樘摇头道:“若什么都不做,出了事,朕无颜面对臣工。要不这样吧,朕将延龄也一并收押进诏狱,如果到了期限,事没发生,朕就将他放出来。”</p>

“那要是发生了呢?”</p>

张皇后依依不饶。</p>

“那朕可能就……”</p>

朱祐樘也不好意思说得太透彻。</p>

把张延龄收押了,最后还是在建昌卫等地发生了指向性很强的地动,那朕也不得不顺着上天的意思,对张延龄严加惩戒。</p>

“皇后,朕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其实是为了堵住悠悠之口。只能寄希望于,将延龄收押,会让上天看到朕的诚意,不再降罪。”</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