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诏安(1 / 2)

 击石易得火,扣人难动心。今日朱门者,曾恨朱门深。

这首《感事》的作者就是如今被王仙芝部所俘虏的王璙,而这位王大人自从城破被俘虏之后,本着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叛军从中坚定不移地宣传着劝降思想,让对战争厌倦的王仙芝竟觉得,这个人说的也还是有些道理的,就这样,王镣虽然一直困在叛军之中,但过得倒不算很困难。

王仙芝之所以起事,说白了就是有洗白身份的实力,却困于低贱的身份之中,无法通过正规途径完成晋身,他一直都没有改朝换代的野心,只是想找一个高点来向朝廷抛售自己的价值。

阴差阳错的王仙芝最终走上了叛乱的路上,这是一个与朝廷作对的方式,但这也是一个由匪盗转归官家完成蜕变的捷径。

奈何与朝廷的数次交锋,战况都不理想,自己的价值不仅没有大涨,反而不停的阴跌,照这样下去,自己恐怕要蚀本。

王仙芝在低谷中开始摇摆了,虽然一度被黄巢鼓动着去逼东都,袭长安,但随着计划的最终失败,王仙芝投降的信念却更加坚定了。

趁着还没有过度贬值,赶紧把自己抛售了吧,省得到最后还要赔钱要求朝廷原宥呢。

那就赶紧的吧,正好遇见

蕲州刺史裴渥,这位裴大人是宰相王铎的门生,平时和座师多少肯定保持着联系,此刻裴渥敢冒着通敌的罪名和王仙芝接触,其间不会没有王铎的影子。

对王铎来说,只要王仙芝投降,那么王镣就可以洗刷掉被俘的耻辱,自己则会因为此番主导劝降有功,获得朝廷的威信,皇帝的青睐。

在王铎的暗示和促使下,裴渥积极派人与王仙芝等人进行接触,敌我双方在蕲州城下相峙许久,竟没有动一刀一枪,双方还在友好的氛围下进行了商谈,而且还正式约定好了详尽会谈的时间。

天气晴好,晨光铺满了整个蕲州城城头,裴渥笑容可掬地立在城门口处,王仙芝、尚君长等人随之进入了蕲州城内进行和谈,黄巢坐镇城外营中。

裴渥见到了王镣,这位王大人这些日子里显然压力山大,发须已经全白了,但看起来精神倒还不错。

裴渥大摆酒宴,在酒意深浓的氛围中,王仙芝提出了自己的投降条件——当官,裴渥则代表政府表示会好好考虑,一定尽量促成,双方在一片友好的氛围中结束了这次会谈,王仙芝等人则带着王镣回到了城外,等候裴渥许诺给自己的好消息。

长安,朝堂之上,此刻的氛围有些紧张,王铎在大声陈述着王仙芝等人投降的请求,皇帝听了倒挺高兴,这个王仙芝不错,还挺有自知之明,也没有要太离谱的官,而且愿意将部众交付朝廷整编,确实投降的很彻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