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百年歌之五代> 饮恨黄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饮恨黄梅(1 / 2)

 大同军乱的消息迅速传开,代北戒严,紧邻的河东地区也立即进入战备状态,太原城军府内更是灯火通明,日夜都有将领进出府衙议事。

然而最先反应过来的却是另一个人,那就是振武节度使李国昌。

这位李大人在振武军镇内一直赖着不走,而后朝局变换、南方纷乱之际,朝廷顾不上也不想多事,就默认了李国昌继续留任振武节度使的事实。

没了朝廷的压力,李国昌在振武一直好吃好喝,混得还挺不错,对朝廷也变得很恭顺,因此年轻的唐帝对其的印象不像父辈那样差。

振武地处北地,民俗地貌一与塞外相仿,其间与吐谷浑、契丹、鞑靼等部落商贸往来频繁,算是个油水很大的藩镇,李国昌在这里已经慢慢生活习惯了,习惯到了不想有任何的改变。

因此,当李克用在大同军乱的消息传来之后,李国昌第一个反应就是赶紧上书朝廷,与这个捣乱的家伙划清界限,撇清关系,陛下,我可是清白的,大同这事可与我无关啊!请您立即委派新的大同节度使前去赴任,要是李克用这逆子不听话,我愿意亲自帅振武军征讨叛乱,绝不会为一个儿子而辜负国家的信任重托。

在权力和利益面前,儿子也不能挡路,更何况李国昌有很多儿子,李克用不过是其其中的一个儿子罢了。

对于李国昌的这番大义灭亲的言辞,唐帝还是很欣赏的,你们看,李国昌还是挺明理的嘛

,这几位宰相听后都撇了撇嘴,没人接话,陛下,那是您没见他无赖的时候。

唐帝很快就下了旨意,李国昌你要管好自己的儿子,给他捎话让他安分听话点,朝廷也就不不追究这次其军乱的责任了,还会给他调任个不错的官职。

另一方面派支谟前去宣慰大同驻军

,毕竟是老领导,一直与李克用等人关系相处的也还不错,让其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不能再闹事了。

朝廷同时下令以太仆卿卢简方为大同防御使。这位卢大人算是熟谙代北边事,在沙陀军中也比较有声望,年轻时在北疆也是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人物。如今北面不稳,时局艰辛,朝廷也顾不得体恤老将军年迈,只能再次辛苦卢大人一趟了,就这样,皓首将军再次踏上了塞北路途。

长安城下,晨光微曦,卢简方咳嗽了许久才平复住胸臆间的不宁,他仔细地看了看身后这座辉煌的城池,摇了摇头,便再不返顾地一路北上了。

卢简方走后,唐帝觉得松了口气,大同那边应该没问题了吧,李国昌作为大酋长不支持李克用,卢简方颇有威信,自己又给李克用留了个后路,李克用如果不傻也总该知道怎么做了吧?

唐帝伸了个懒腰,这几天都没有打球了,明天得让田令孜将城内球坊里的那几个好手招进宫内,好好打上几局尽尽兴。虽然整天被言官劝诫,唐帝还是不能戒掉这个爱好,打驴球真是好玩啊。唐帝想起上次的那个叫王鱼儿的球倌,打的可真精神啊!一想起那天打球的嬉闹情景,他就不禁微微地笑了起来。

夜色幽深,寒风卷落下殿檐上的积雪,簌簌地飘洒着,像是夜空中散落下了许多琼屑碎玉,大明宫内的殿门们依次关闭起来,清冷的月色倾泻在整个宫苑之内,静谧无声,整个大明宫沉睡了。

靳州南面,紧邻长江北岸的黄梅,官军正在进行最后一次聚拢围杀,从安州一直尾随追击,曾元裕率领的唐军终于在黄梅追上了王仙芝的部队。一路交战,双方都损伤了不少,王仙芝急于摆脱曾元裕的纠缠,中途派遣了数批人马前去阻拦,希望能拖延唐军的步子,但曾元裕所部就像一只吃不饱的野狼,始终盯着王仙芝不放,让王仙芝感到异常无奈和疲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