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途惊(1 / 2)

 王铎过境,虽然魏博节镇多年来一直与朝廷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态势,但魏博属唐这个大原则谁都没有否认过,作为唐臣,魏博节度使乐彦祯一收到王铎的名帖后就立即派出一队骑兵前去内黄接应,当初自己领兵推翻了韩简向朝廷讨要节度使一职,曾经托人请时任义成军节度使的王铎帮忙,王铎为此央托朝中故友亲吏进行游说,倒也帮了乐彦祯不小的忙。

乐彦祯,本名行达,魏州人,父亲乐少寂是魏博镇的军官,属于一个典型的魏博***。

乐行达年轻时当上了魏博的军校。韩简任魏博节度使后,乐行达被提升为马步军都虞候,后转任博州刺史。882年,韩简一度攻占河阳,迫使节度使诸葛爽逃走,乐行达因在此战中有功,迁任澶州刺史。

883年,韩简攻打天平时,诸葛爽趁机突袭并收复了河阳。韩简闻讯,和天平留后朱瑄讲和,再次攻打河阳,被诸葛爽部将李罕之所败。乐行达趁韩简战败,抢先占领了魏州。魏博士兵支持他取代韩简,韩简也被部下所杀。

乐行达向朝廷申请,并托各方帮忙,最终唐僖宗认可乐行达为留后,同年稍迟的时候又任他为全权节度使。

第二年春,僖宗为乐行达赐名为乐彦祯,授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名望颇高的老宰相路过魏博,加之之前对自己也有恩,乐彦祯自然也不好怠慢,一支盔明甲亮的骑兵队伍从魏博军镇出发,沿着卫河两岸驰行,穿过繁阳,然后向着内黄方向奔去。

王铎的大队从白马驿过了黄河,经黎阳、临河向着内黄方向前行,十数辆大车吱吱呀呀沿着官道缓慢地行进着,走了几日还没有到达内黄。

这几日王铎倒是很悠闲,自己终于从郑州那个地方逃了出来,一过黄河,沿途的人物、景象就大不一样了。

魏博久未经历战乱,之前与河阳征战也是只在魏博境外大战,很少将战火引入境内,黄河南岸秦宗权部纵横肆虐,千里焦土荒无人烟,而黄河北岸又是一派和平阜盛的景象,王铎等人一踏入北岸,彷佛进入了一片桃花源地,到处升平的景象只有那些久经战乱的人们才能感受到那种弥足的珍贵。

“好啊!”王铎点了点头,感叹道,“都说魏博等地是化外之所,如今看来反倒是王化之地民不聊生,魏博在数次大乱之中,能够保持不倒稳定,其节度使虽然历经更替,却依然能够使其治下安稳和平,难得难得啊。”

“老相公说得不错,这也是时势所然呐,先前的河朔三镇在承平时期,唐廷不能随案调遣,称为割据一方的顽疾,而乱世之时,这些地方藩镇为了自保而积攒下来的强大军事实力,反倒成为了其能够在混乱之中存活下来的资本。”旁边的幕僚符宇文附和着说道。

“嗯,你说的对,也不知道沧景之地如今战力如何了。”王铎想想自己将要赴任的周遭都是河朔三镇的势力范围,有些担忧地问道。

“老相公不要担忧,沧景之地的兵力没有大动过,一来这些兵卒们大都是本地招募,安土重迁,很少人愿意出去驻防,加之沧景之地地势险要,防御压力很大,面对着四周的敌酋不敢有丝毫懈怠,朝廷也体谅此地的疾苦,因此不管如何困难,很少调拨沧景之地的军队。”府宇文接着话说道,“再说沧景之地的军队想要出去,在陆路之上必然会路过河朔三镇,这些藩镇平时对他们这些军队就很是警惕,怎么会轻易同意沧景之军借道,置自己于未知的险地呢?”

“那就好,此番本官上任之后,军力要好好抓一抓了,上次在义昌节镇上,倘若不是咱们军力不济,那秦宗权部怎么能如此横行不羁?”王铎坐在四人抬着的坐撵上,一手扶额,深深地感叹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