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百年歌之五代> 前事如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前事如烟(1 / 2)

 "建中二年,魏博节度使田悦反叛,一面命部将康愔进军邢州,一面命部将杨朝光驻军于邯郸西北的卢家砦,断绝昭义军粮道,自己随即跟进。唐德宗下诏,命河东节度使马燧和神策军大将李晟援救李抱真。

河东军、神策军与昭义军自壶关东下,在卢家砦、双冈先后击败魏博军,杀死了田悦的将领杨朝光,解除邢州之围,后又在临洺打败了田悦,于是解除了对临洺和邢州的包围。田悦退保洹水。

李抱真又和马燧在洹水大败田悦,田悦只率了几百名骑兵逃回魏州。军使符璘与其副使李瑶帅兵降于马燧。李再春以博州降唐。

李抱真与马燧之间积恨很深,等到共同讨伐田悦,两人多次发生争执,导致大军久无战功。神策军行营招讨使李晟从中劝和,终于使二人释怨结好。

这时洺州刺史田昂请求归降马燧,马燧上奏将洺州隶属于昭义军,请卢玄卿为刺史,朝廷同意了。

此战,李抱真率昭义军夺回了自大历十年时就被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夺占的洺州全境,昭义军自此领有泽、潞、邢、洺、磁五州之地。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幽州节度使朱滔、恒冀都团练观察使王武俊等因抱怨朝廷赏赐不公,遂联合魏博田悦,共同聚兵反叛。并派遣使者至淄青镇,与淄青节度使李纳相约称王。史称“四镇之乱”。朝廷急命马燧与李抱真等率军讨伐。

建中四年(783年)六月,李抱真派遣节度参谋贾林到成德节度使王武俊的军营去劝降。贾林见到王武俊后,说道:“我来此是奉诏规劝,不是来投降的。”[12]王武俊闻言色变,进问详情。贾林道:“天子深知您忠义为国,在您登坛称王之时,您还对左右的侍卫们说:‘我本来就十分忠义,只是天子不察。’诸将也曾共同上表证明大夫的忠义之志。[13]天子览表动容。对我说:‘先前处事有误,追悔莫及。朋友间有了过错尚可道歉,朕为四海之主,你们怎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呢![14]

王武俊说:“我是个胡人,为将尚且懂得安抚百姓。天子怎么可能会专以杀人来安定天下?如今山东有五股叛军,等到战胜他们时,百姓已尽皆暴尸荒野,即使战胜了叛军又能让谁来守卫呢?我不害怕归顺朝廷,但先前已经与诸镇结盟。我们胡人性直,不愿做理亏的事。如果天子能下诏赦诸镇之罪,我当带头响应归顺。诸镇如果有不顺从的,我肯定会奉诏予以讨伐。这样一来,我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朋友,不用五十天,河朔便能平定。”说完,就让贾林回去禀报李抱真,暗中结盟。

建中四年十月,泾原兵变爆发,唐德宗出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原幽州节度使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马燧等将都回师勤王,李抱真也打算退回昭义。田悦打算与王武俊、朱滔一同袭击李抱真。这时,贾林再次游说王武俊道:“如今退兵前面是粮食辎重,后面是精锐部队,人心坚固,难以图谋。就算战胜,利益也归魏博所有;一旦失败,成德则大伤元气。您为什么不先收复成德镇原辖的易定沧赵四州呢?”王武俊便背弃了与田悦的约定。

兴元元年正月初一,德宗在奉天下罪己诏,宣布大赦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