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后锋> 第二百三十三章 怀疑与任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三章 怀疑与任命(1 / 2)

 祟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军二十万与吴三桂战于山海关一片石,在两军激战竟日之后,由于东北军突然加入战场,李自成大军败退。二十万大军被敌军围追堵截,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与大将刘宗敏、李过仅以身免,大将谷可成失陷于军中,自此杳无消息。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等人仓惶逃回北京城,当日,便举行登基大典,次日,便率军退出北京城。临行之日,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并炮轰京师九门……整个行为,被京城的一些人评价为:痞性不改!</p>

而李自成刚刚退出北京城不足半日,东北军先锋便已到达北京城下,手执祟祯诏令,接掌北京,受到京城百姓热烈欢迎。这些受够了李自成大军祸害的老百姓们,重新对原本感到失望的大明朝廷充满了好感。因为,在他们看来,是朝廷的大军将他们从火坑里救了出来。不过,东北军并没有在意这些老百姓的心态。先锋部队军官入城之后,首先便大开杀戒。将一部分趁着李自成撤退,新守军未到的“无政府”之机大肆抢劫的流氓地痞全数斩首,并通告全城,宣布北京暂时施行军事管制,在各个大街小巷贴出了东北执政府所制订的北京城军管条例,使得混乱不堪的北京迅速恢复了秩序。</p>

</p>

十九日,东北军第二军进入北京城。原本的三万铁骑加上收编的吴三桂一万残余关宁骑兵,凶悍的气势让原本还心有惴惴的北京百姓稍稍心安,同时,东北军严格的纪律也让北京城内的老百姓一时多了许多话题。加上李自成的大军撤出还不足两天,两厢对照,“东北军”三个字在北京人的嘴里一时成为天下军人之楷模。</p>

二十三日,楚钟南挟第一、第四两大军团,簇拥着祟祯皇帝一家重新进入北京城。同日,北京城军事管制取消,楚钟南挟祟祯诏旨,召集原大明官员,重组内阁六部等多个衙门。一时间,得此消息,天下振奋。但是,受内阁六部重组这一“重大”消息的影响,众人都没有注意到,紫禁城已经受到了重新的规划,除去皇室居住地之外,许多偏僻的宫殿都被分配到了一些从来没有听说过的部门手上。而这其中,尤以一个名叫“政务院”的部门占地最大,而且,这个政务院还设有一名总理大臣,赫然正是担当大明首辅呼声最高的东北军实际掌管者楚钟南。</p>

四月一日,祟祯召开朝议,召见原本的一些朝廷官员,勉励安慰了一番之后,任命了新的内阁大臣和各部尚书,以及都察院都御使、大理寺卿等主要官员,并以楚钟南为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接任之后,楚钟南便下令新的各部官员重新召集部属,完善各自的衙门。而受此命令,那些因为先前诸多朝廷大员多数受到了李自成军的祸害,原本只不过是些堂官儿、给事中之类,却一跃而成为各部司主管的新任“朝廷大员”们,立即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各自衙门的组建之中。尤如当初李自成刚入北京城那会儿的牛金星一样,这些新任大员无不卯足了劲儿的遍酒拜贴,呼朋唤友……一来昭示自己新的身份地位,在原本的朋友亲戚面前显摆显摆,二来,也好筛选一些人,为自己部门的组建打造班底,尤其是要找好亲信。但是,这些新任大员们又大多数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没钱!李自成的大军就像是一把严密无比的篦子,所过之处,几乎寸板未留。这些原本的小官儿们虽然并不是对方主要的观注对象,但也受到了不少李自成军兵的抢掠,虽然有的勉强还有点家资,可是,这些哪里能撑得住他们大鱼大肉的招呼?尤其是刚刚经过兵祸,北京城各项物资都极为短缺,这一顿席面的价格就更高了。无奈之下,在受到诸多酒家老板的逼迫之后,这些官员们就拿起了架子,挥舞起了历朝历代,乃至日后共和国的许多官员也曾使用过的利器:白条儿!</p>

但是,说到底,没钱就是没钱。楚钟南这个大明首辅兼兵部尚书只顾着拿大明朝廷的名义号令天下,一会儿派遣大军追击李自成,一会儿下令史可法屯留扬州,密切注意河南局势,一会儿又让武昌的左良玉进京受赏,并且北进路线一定要跟李自成逃跑的路线对齐,再有,就是对南京方面指手划脚……诸如此类。而在这种天天都有军国大事,处处都要用钱的情况下,楚大首辅自然也就有了极为坚强的理由不出钱。哪怕那些新任的朝廷大员们哭爹喊娘的请求,乃至是威胁跑到祟祯面前哭诉,也是没用。而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各个部门迟迟不能组建成功,楚钟南“没奈何”,也只有继续以内阁首辅的名义直接指挥各地活动,后来觉得累了,便向祟祯请旨,罢免了一些欠债太多,办事不力的新晋大员,又重新升任了一批,并勉励这第二批新晋大员能早早地重建各个衙门……可是,万事开头难,何况还没钱?连续两次的六部组建不利,楚钟南没有办法,只得一面向祟祯请罪,一面请求暂停组建诸多衙门,而是先行建立一个新的机构“政务院”,暂时署理天下政务。而此时,才不过祟祯十七年的五月上旬。</p>

此时,在东北军的追击下,李自成连战连败,同时,因为有东北军持有祟祯这一“正统法宝”,又在追击过程中提出了“既往不究”的口号,使得李自成军心离散,原本因为李自成势大而归降闯军的许多官军也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纷纷倒戈。山西、河南两省许多地区重归朝廷名下。</p>

……</p>

“果然聪明啊。”</p>

北京城某个院子里面,一名一身白衣,约摸着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捋着自己的细长的胡须,看着眼前潺潺的流水,悠然叹道。</p>

“呵呵,这所谓的政务院虽然只是一个衙门,却有统摄天下政务之能。表面上,它是因为六部等衙门未能组建才建立的,可它却是那位楚大人取天下的第一步啊。”白衣人身边,则是另一名年纪差不太多的青衣人。两人相对坐在院中的凉亭里面,石桌上摆着一盘儿围棋,亭下则是一个小小的水潭,水流不断,颇有几分雅致的气息。</p>

“牧斋兄现在南京任礼部尚书,听说他跟这位楚大人原是一体,梅村,你觉得这其中可有什么文章?”青衣人又开口问道。</p>

“我地位低微,无官无职,这些年又一直守孝在家,又怎么能知道那些?”梅村,吴伟业,后世因为一首《圆圆曲》,写出了“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而为人所熟悉的江左三大家之一,此时却才不过三十五六。此时,听到对面同列江左三大家的龚鼎孳的问话,却只能苦笑。</p>

“唉……”看着吴伟业苦笑,此时年方而立的龚鼎孳却是更加的落寞:“梅村你与我不同,京城陷落之时,我曾为那李闯效力,如今,李闯败走,我却留在了京城……周围百姓无不恨我入骨,若非那东北军来的快,又严禁殴斗杀人,我恐怕早就跟那杨观光一样了……”说到这里,龚鼎孳居然忍不住又打了一个寒颤。杨观光,京城陷落之前曾是祟祯的礼部尚书,后来李自成入京,此人又投靠了闯军,为李自成准备登基大典。可谁又能想到李自成居然在北京只呆了那么短的时间?杨观光只不过是个外围的投降人员,偏偏又因为主持登基大典而备受人们注意,而李自成逃跑的时候根本就顾不到他,结果,闯军一走,那老头就被周围的百姓给活活打死。而除去杨观光,还有不少投降了李自成的前明官员也受到了威胁,甚至还有妻女被一些无赖趁机强奸的……可怜这些女人,好不容易逃过了李自成军兵的祸害,却又遭到了这种横祸!而这些官员之中,也有他龚鼎孳一份儿,要不是平时还算低调,加上东北军的先锋来得早,他,甚至还有他的一家人,恐怕也难逃一个好下场。</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