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第26回魏延献计袭子午太宗断定谋凉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回魏延献计袭子午太宗断定谋凉州(1 / 2)

 话说刘阿斗和诸葛亮率大汉三军行至沔阳,忽然见得细作前来。

诸葛亮自坐中军大账之中,李世民于其左,那细作忽地扶帐而入,道:“禀告陛下、丞相,魏主曹睿派安西将军夏侯楙统关西各路兵马何记三十万,前来据我大军。”

诸葛亮却笑道:“想那夏侯楙不过纨绔子弟,如何能据我大军?”

诸葛亮此言一出,帐内众将士皆哈哈大笑,均不以为敌。

唯有李世民面目沉重,据其所知,此次北伐,汉军一出祁山道便所向披靡,先是收服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后又兵发西凉。本以为雍凉二州以此可收入囊中,未曾想那那张郃却提五万兵马渡过渭水,兵发陇山道。

诸葛亮为培养自己军中嫡系,令自己多年好友马良之子马谡镇守陇山道重镇街亭,未曾想那马谡却不听军令,导致北伐大败亏输。

李世民想到此处便已在想破解之法。

哪想到魏延却突然起身说道:“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李世民当即一笑,此不乃后世传之甚广的子午谷奇谋吗?故未等诸葛亮说话,李世民便抢先说道:“朕以为不可。”

诸葛亮闻言倒是起了兴致,道:“陛下何以认为不可?”

魏延亦是瞪大了双眼,欲闻陛下高见。

李世民笑道:“想那夏侯楙虽为纨绔子弟,却多有猛将,即使中原无英豪,那三十万大军亦是心腹大患。”

魏延却反驳道:“末将以为那夏侯楙见得我大军袭来,必望风而逃,至于那三十万大军,亦成猪狗而已。”

李世民又道:“若曹真、张郃等辈袭来,五千人何以挡之?即使占得长安,亦难挡两路夹击,若是大军尽发,子午谷道路崎岖难行,一旦受伏,必然再无后路,此举乃街尾赌徒行径,非智者为之。”

诸葛亮闻言,道:“陛下所言极是,自益州达中原,隔秦岭天险,存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唯有祁山道道路空阔,可以供大军粮草行进,若是奇袭被知晓,魏军只需据城坚守,不出数日,我军粮尽,必是全军覆没之局。”

李世民亦是笑道:“朕愿与诸将分析这天下大事,不知诸将愿听否?”

诸葛亮等人道:“末将愿闻陛下高见。”

李世民抽出一支长羽箭做棍,手指沙盘道:“如今天下三分,曹魏占据北方,多良马,故骑兵甚强,虎豹骑之名诸将想必有所耳闻,益州出秦岭以东,乃是万里无山之关中平原,曹魏之势于此地更甚。”

诸将点头不已,诸葛亮亦是说道:“此乃先帝未曾北伐之由。”

李世民接着说道:“大汉蜷缩益州,土地肥沃又据秦岭天险,曹魏骑兵无以通过,故而得以侥幸度日至今,然益州虽富饶,大汉之步兵甚强,试问若是马下作战,谁人能挡无当飞军及白毦兵军威?然益州却唯独缺良马,一旦出得汉中,至于中原,则万不能敌那曹魏虎豹骑之威。”

诸葛亮笑道:“此乃臣未曾北伐之由。”

李世民不答,只是说道:“然东吴鼠辈据长江天险,得水匪以练水军,但其一到了岸上,便如猛虎落水,再无勇武,故至今未克合肥,那诸君岂不记得那孙十万之名乎?故如今天下三分,各自无能攻伐对方,是以造成如今局面。”

魏延听到这里便觉头大,他本就不是身怀战略观的帅才,只能领兵作战而已,于是乎怒问道:“陛下所言与末将所奏有何关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