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南陈帝业> 第59章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路(1 / 2)

 天嘉七年(566年)。

九月八日夜。

高丽大对卢高纥定议全军自西、北、东三路突围。

九月九日。

国原高丽军先发五千人携十日粮草,沿渊子游所行山道,东向退兵。

陈将樊毅昨夜已遣兵千人潜出,先据险要,高丽行军遇阻,不敢强攻,引军退还。

高丽众军闻讯慌乱,皆言当引军西向,退入百济境中。

高纥怒,言于众军道。

“若全军退入百济,则我为丧家之犬矣。”

“彼时,陈人恃舟船之利,困我于他国之中,风俗相异,士卒离心,则我等将为异斯夫第二乎?”

“当趁粮米未尽,星夜北击,若能得胜,则陈人不足虑。若不得胜,则我亦可以退入国中,倚平壤为守备。”

“平壤坚城,非旬月不能下,我即不敌,亦可北走丸都。”

“陈将周罗睺立大功于外域,陈主必戒备而召之归国,辽东夏人稀,其后必多叛乱。”

“我趁势而图之,则今虽败绩,而其后未必也。”

面对即将倾覆的局势,高纥的智商终于又一次成功地占领了高地。

九月十日。

高丽全军北撤,高纥大集军中马匹,得骑马步军五千人,自领之,为全军断后。

时章大宝、吴惠觉援兵已至国原,陈将樊毅于是自率兵六、七千人,配偏箱车,出国原城追击之。

樊毅复命章、吴击百济奈兮乎、今勿奴等城,以遮蔽侧翼,兼防高丽兵西入百济。

九月十二日。

高纥以军中粮供不及五日,夺麾下民夫口粮,并尽驱民夫阻塞山道,以拒陈人追兵。

前时,国原陈军守城伤亡众,奴军多失于阵,此时望见高丽民夫无兵甲,皆贪其利,请将军樊毅击捕之。

樊毅知群情难制,只得纵兵士捕之。

陈军于是止步,兵皆出捕奴,高纥趁乱以骑卒回击陈军,陈军散乱不能敌,死者数百人,樊毅领后军千人列车阵逼走之。

是夜,高纥马入述川城,点左右兵马,只三万人,军粮多被逃兵劫夺,竟更不足三日之用。

高纥愈恐惧,欲弃大军,率其骑卒从小道逃亡。

九月十三日。

百济王首级送入建康,使者奏将军周罗睺大破百济军于安罗城下。

陈帝陈伯宗闻报大悦,诏周罗睺晋爵为寻阳郡公,邑二千五百户,所领蔚城侯国,增户至七百。

又以将军吴惠觉之功,晋其为(七品)扫虏将军,并赐辽东兵士有功者,钱帛共二千余万。

建康,台城,嘉德殿。

陈伯宗吹了吹纸上的笔墨,正看着其上那一行行的姓名官职,若有所思。

那纸上左面写着。

领军将军,章昭达,先帝心腹,可信。

现掌前、后、左、右四军,一万二千人,屯骑、越骑等五校尉,六千人,共一万八千人。

右卫将军,沈君理,岳父,可信。现掌右卫三军九千人。

骁骑将军,任忠,东宫旧从,可信。现掌骑兵二军,两千人。

游骑将军,程文季,心腹,可信。现掌骑兵二军,两千人。

这四人,皆是陈伯宗的嫡系,现今由他们把控着建康左右的防务,陈伯宗很是安心。

只是,今日周罗睺的捷报提醒着他,平州新任军事主官的人选,必须及早确定下来了。

以及未来,他应该如何安置这位“神将”,亦必在此时早做打算。

陈伯宗在纸上书了个“周”字,并在一旁打了个问号。

他看过此人的履历。

周罗睺之父于梁末早夭,他附于族人,方得长成,其家中多文士,而周罗睺独好兵书,常于乡里放纵任侠,多被族人诘责。

后来侯瑱败王琳,吴明彻率军西上,途经寻阳招募军士,周罗睺投军从效,吴明彻不识其能,只用为伍长。

尔后吴明彻在武州与周、梁兵数交战,周罗睺常以智勇立功,吴明彻仍未识其将才,只嘉其勇武,升他做了个冲锋陷阵的队主。

直到天嘉三年,吴明彻入都,陈蒨下书征军中勇锐渡海,周罗睺上书自荐,陈蒨观其言辞不凡,便召见之,与之议论。

周罗睺对答如流,陈蒨以为人才难得,便超擢而用之于辽东。

周罗睺得授将帅之任,终于发迹。

自天嘉三年东渡平州以来,其先获新罗王,再灭异斯夫,现今更获百济王首,可称极尽用兵之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