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兵锋> 第16节议大势杨阜归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节议大势杨阜归心(1 / 2)

 武威城,朝廷天使正在宣旨,加马超征西将军,封关内侯,长子荫骑都尉,令克日进剿韩遂。

又几日,斥候来报,平西将军庞德大获胜捷,总计斩首两万余级,缴获无算。军师将军李开请令进军西域,威逼诸国遣使纳贡。马超应允,修书嘱咐各项事宜,等大军回武威后,再论封赏。又加马铁安西将军领新军赶赴敦煌。

这一日,李迪来见,言道张掖郡守杨阜遣人请拨粮草。马超闻言心道:“文优曾言,杨义山非同一般,何不借机一会此人?”遂令李迪予以拨付,又传令王达领亲军随自己往张掖郡巡视。

一路走来,但见张掖各地遍布坞堡,堡外阡陌纵横,时有百姓穿行其间,马超大悦,暗思:“这个杨阜还是很有一套的,要是能为我所用,就给他个凉州刺史,那么整个凉州民事就不需要我操心了。”

张掖城太守府,杨阜闻知马超已入城,顿时忆起当初自己被软禁之耻,不由怒气大盛,竟不出府迎接。

王达闻知大怒,欲进府擒之,马超喝止,吩咐众亲军在府外暂歇,只带王达一人进府,直趋正堂。

杨阜起身接入,略微躬身,拱手淡淡道:“杨阜拜见征西将军,不知将军大驾光临有何见教?阜公务繁忙,若无要事,阜便不奉陪了,将军见谅。”

王达见杨阜立而不拜,且言辞傲慢,大怒!喝道:“公务繁忙?!我看你是郡中无粮!”

杨阜扫了王达一眼,看着马超问道:“这位面生的紧,不知官居何职?”

马超微笑道:”他是我亲军统领,领奋威校尉,乃军中粗人,言语冲撞之处,望杨太守见谅。“

”哦?!原来是将军家奴,虽不懂礼法、粗鲁不堪,但本太守看在将军面上就不予计较了。“杨阜不紧不慢的说道。

王达闻言怒不可遏,抬手便欲拔刀。马超挥手制止,目视杨阜,沉声道:”杨太守如此相辱,莫非还在记恨于我?“

杨阜淡淡道:”将军虎威,阜安敢记恨?“

马超见杨阜一直阴声怪气、冷嘲热讽,暗怒,心知如此纠缠下去毫无意义,且有损自己颜面。遂挥手让王达退下,转移话题说道:”不瞒杨太守,超此次拜访乃是有事相求。“

杨阜哂笑道:”阜不才,恐无能为力。“

马超大怒,心说:“我还没说什么事,你就无能为力,还说不敢记恨于我?真是欺人太甚!”欲转身离去,又心有不甘,思虑一会,决定还是明说为好。遂看着杨阜大声道:”我欲上表加杨太守为凉州刺史,助我治理凉州民事,太守意下如何?“

杨阜闻言一愣,暗思:”我如此轻慢,且辱其亲卫,此人非但不怒,反而见重于我,我该如何是好?但其人未免狂悖,一州刺史事关重大,竟轻言许之,如此无视朝廷,不惧曹公,岂能长久?但此人又能挥军大杀胡人,解救西域汉人无数,且行民屯之策,乃前所未闻之善政也。等夏收之后凉州必然大治,皆乃其功。有此作为定非无谋之人,怎会如此轻浮?着实看之不透。。。“百思不得其解,遂拱手试探道:”承蒙将军看重,但刺史之位非同小可,岂能私相授受?一旦朝廷震怒,将军大祸不远矣!“

马超见杨阜松口,心下暗喜,开口道:”是否祸事,暂且不提。超只问太守一言,民屯之政,除凉州外天下何处可行之?“

见杨阜默然不语,马超接着道:”各路诸侯混战不休,军粮尚且不足,谁管百姓死活?名为奉天子,讨不臣,其实皆为私利!何人将天下民生放在心上?!司空曹操?大将军袁绍?或是刘备孙策等辈?!“

杨阜道:“将军此言有失偏颇,曹公奉旨征伐,不日可定河北,然后并荆州、下江东、收西川,一统天下,届时定轻徭薄赋,安抚百姓,如此何愁大汉不兴?”

马超哑然失笑,摇头道:“即便曹公一统天下,兴的可是汉室?可能如我一般对待百姓?”

杨阜呐呐半晌,嗫嚅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马超闻言大声道:“好一个共逐之!以太守之见,超可逐之否?”

杨阜大惊,不知如何作答,一时失语。

马超见杨阜怔住,接着问道:“莫非太守以为我不如曹公?”

杨阜醒过神来,拱手道:“曹公坐拥三郡,雄才伟略,选贤任能,部下智谋之士、骁勇之将何止千百?且不日将定河北,届时兵精粮足,将军若与之对阵,必败无疑!不若归附曹公,以图封妻荫子,公侯万代。”

马超愕然,心说这位仁兄对曹操不是一般的有信心啊!略微组织了一下言语,说道:“曹公强盛毋庸置疑,但若我进兵关中,威逼中原,曹公如何平定河北?河北不定,曹公又如何与我对阵?”

杨阜瞠目结舌,不及答话,只听马超接着道:“现今西域已定,诸国不日将遣使纳贡,赴许都向朝廷请罪。陛下龙颜大悦之下,封我何职暂且不论,但定会下密旨令我讨伐曹公,只因天子饱受曹公欺压,敢怒不敢言。届时我大义在手,敢问杨太守,超何惧曹公?!况且羌人素来敬我,氐王乃我妻兄,超挥手之间便可聚十万铁骑,以往所虑粮草诸事,待夏收之后将不复存在,以此论之,何不言曹公惧我?天下惧我?!”

一席话,惊的杨阜面如土色,又无言以对,不得不重新审视马超。

一时间太守府大堂落针可闻,杨阜心中翻起滔天巨浪:“马超所言有理有据,话里话外雄心勃勃。自己何尝不想一展胸中抱负?奈何未遇其时,难逢其主而已!”思及此,对马超拱手问道:“将军若借羌氐骑兵,曹公固然难挡,但岂能持久?不知将军何策应之?”

马超见杨阜已然心动,只是心有所虑,微笑对杨阜道:“此正是我欲杨太守相助之事。自古民以食为天,羌氐之民生活困苦,大多居无定所,我欲招之于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定居,划地耕之,种粮农具一应所需由我无偿提供,只需按武威现行民屯之法行之即可。凉州所虑,唯人口耳,今我粮食充足,何愁百姓不附?快则三五年,慢则十年,届时我凉州人口稠密,兵精粮足,若挥兵东向,即成横扫之势!杨太守以为何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