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兵锋> 第128节援汉中马超起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节援汉中马超起兵(1 / 2)

 自张鲁入长安,便凭借道家学说,名震太学,马超封其乡侯之爵,五子皆入礼部为官。张鲁断定马超必成大业,遂生嫁女之心,故拜谢马超后,即求见李迪,说及此事。

李迪年老成精,岂能不明其意?暗自思忖道:“张鲁传道汉中数十年,信徒遍布,若主公收其女,必安其心,异日或为取川助力!”念及此,遂故作难色道:“张公有所不知,唐公素来敬重内室,此事恐需先得诸位夫人首肯。”

张鲁闻之,并无忧色,反而心下暗喜,忖道:“如此,足见唐公并非薄情之人,此事若成,我儿此生无忧矣!”思及此,即拱手道:“叔明公久随唐公,加之年老德昭,还望玉成此事!”

李迪还礼道:“张公无需多礼,迪自当尽力而为!”

张鲁再三称谢后,辞去。

李迪即入见马超,将张鲁之言俱告之。

马超见说,心下窃喜,却假作不以为意之态,言道:“张鲁究竟何意?”

李迪道:“其人新降,欲嫁女主公,实为求得心安耳!然其于东川信徒众多,若纳其女,汉中诸地弹指可定矣!于主公而言,实有百利而无一害!”

马超然之,就令李迪寻机促成此事。

待李迪辞出后,马超正欲回府见告杨氏等妻妾,忽报李开求见。

马超即令唤入,问之道:“文优何事来见?”

李开不及见礼,拱手道:“主公,细作急报,曹操弃南征之议,统十余万大军兵发上庸,或将全力攻打汉中!赵云所部只三万兵马,虽整编降卒再得军数万,但恐难堪大用!”

马超闻报大惊,急遣人召诸葛亮入见,转头谓李开道:“若果如文优所料,子龙危矣!孤当亲统大军往救之!”

李开连声道:“即便主公即刻发兵,恐亦不及也!故开已遣快马飞报赵云,令其早作准备,或可弃南郑,分兵固守阳平关、箕谷及秦岭南麓,待主公兵至,再定行止!”

马超微微点头,吩咐亲军传令子午谷韩德所部,兵进上庸,以略微牵制曹军。再令丁禄传令各部集结,随时兵发汉中!

李开闻之,进言道:“上庸若失,曹操欲归无路矣!其人多谋,岂能不设防?只恐早已暗伏大兵于骆谷,故开以为,韩德所部坚守子午谷即可,不宜妄动!”

马超然之,唤回传令亲军,皱眉道:“孤于河北、函谷、武关皆有大军,若数路齐攻,中原可下矣!曹操岂能见不到此,为何仍孤注一掷?”

李开略作思忖,言道:“河北庞德只有王双所部万余骑兵,即便强行渡河,张辽等足以拒守,至于函谷、武关,有曹仁、文聘大军驻扎,若欲破之,恐需数月之功!曹操只需抢先击破阳平关,便可长驱直入陇西,届时广平仓数十万石粮草皆归曹操矣!”

马超闻说骇然,乃强作镇定道:“赵云勇冠三军,法正足智多谋,兼有许良、李堪、阎圃等相助,即便南郑不可守,阳平关亦应无大碍,加之定军山、箕谷等地易守难攻,更兼粮草无虞,孤以为,坚守数月并非难事,文优以为然否?”

李开闻言,沉吟片刻,点头道:“主公所言有理,然若曹操接连刘璋,两面夹击,阳平关恐不能久守。。。”

马超大惊!起身来回踱步,心下大骂曹操不止,忽又自责道:“孤定计富国强兵,尽力避开决战,以期不战而屈人之兵,妄想借大势抵定天下,如今思之,何其愚也?!一旦曹操攻入陇西,孤十余年心血尽毁矣!”言毕,顿足嗟叹不已!

李开劝道:“主公一片仁心,天下何人不知?毋须自责。眼下态势虽极不利我军,但曹操大军多为步军,进至城固尚需十余日,主公仍可从容应对!”

马超省悟,急遣亲军传令李敢尽起长安铁骑,即刻发兵,十五日内务必赶至阳平关,若迟,皆斩!

李开连声道:“主公不可,散关以南皆为崇山峻岭,十五日安能便至?”

马超见说,沉声道:“孤岂不知焉?长安至散关,一路皆为平直官道,若日夜行军,五日可到!再取道武都,经略阳,即可直抵阳平关矣!”

李开道:“如此。。。士卒劳累,只恐战力大失。”

马超切齿道:“只需坚守阳平关即可,待孤大军到日,再尽斩曹军!”

二人正商议间,人报诸葛亮至。

马超即唤入,告知汉中之事。

诸葛亮闭目沉思良久后,进言道:“主公,以亮度之,曹操无论南征孙策抑或攻打汉中,皆为谋求退路耳!即便其攻入陇西,亦只为广平仓数十万石粮草而已,若得之,必退守汉中,继而挥兵入川!”

马超见说,侧目视之,问道:“何以见得?”

诸葛亮答道:“我军铁骑,战力无匹,魏、吴只能深沟高垒,借雄关险地以拒守。曹操深知主公之所以止步河水,乃不愿士卒折损,中原疲敝而已,并非无力南进,然兖、豫、青、徐四州皆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一旦我铁骑渡河,即成横扫之势!然若曹操攻取西川,便可凭汉中险阻拒守,借益州沃野屯粮。届时孙策拒三江之险,曹操有山川之固,我军铁骑却无用武之地,则天下三分已成定局!魏、吴皆急不可图矣!”

马超闻之,闭目思忖道:“绝不能让曹操得逞,否则天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一统华夏!孙策也要想办法打压,记得后世元朝灭南宋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我可不想这辈子都自己人打自己人。。。”念及此,遂起身道:“孔明言之有理!孤决意统兵亲往汉中!”言毕,即吩咐李开行文各部,令庞德就于并、冀招兵,将骑兵增至五万,待操练成军后,即渡河攻打青州。再令郝昭于幽州亦征召骑兵五万,严加操练,以备后用。又遣人传令赵胜、俞山,佯攻宛洛!

李开拱手领命,继而担忧道:“主公,骑兵耗费甚巨,需召叔明问之!”

马超摇头道:“进兵中原刻不容缓!若粮草不足,可先于百姓借贷,日后以税赋抵之!”

李开闻言,眼前一亮,暗赞妙计!

诸葛亮拱手又道:“若主公兵至散关时,汉中已失,主公可有定计?若南郑仍在,主公又作何打算?”

马超见问,沉声道:“孤亲统大军往援,无论汉中如何,亦倾尽全力,将曹操赶回南阳!”言毕,略微停顿,切齿又道:“不惜一切代价!”

诸葛亮闻之,拱手道:“或可令张鲁随军。。。”

马超摇头,沉吟道:“张鲁年事已高,恐不利行军,令其子张富随军即可。”言毕,又问孔明道:“方才文优曾提及,蜀将张任于剑阁、阆中一线亦有大军数万,若曹操接连刘璋,恐我军腹背受敌,孔明有何见解?”

诸葛亮稍作思忖,拱手道:“刘璋所部不乏高士,定能窥破曹操所谋,安肯相助?且那张任并非庸将,必然按兵不动,主公无须多虑。”

马超然之,待二人辞出后,独自筹谋良久,心道:“看来还是我太幼稚了,什么富国强兵、悬而不发?在冷兵器时代是行不通的!再强大的武力也需要真刀真枪的大战一场,威慑是没有用的!不就是死人吗?这次要不把曹操打残,我马字倒着写!”心下计较已定,遂传令丁禄,近卫军暂由杨恒统之,留守长安,听令于李开,再传令大军集结,定于三日后出兵!

次日,马超召集文武,宣布亲统大军往援汉中,令杨奇沿路备下粮草,又使人传令马靖即刻回长安留守,再令李迪行文诸地,预征三年赋税,雍、凉、肃三州皆送往陇西广平仓,并、幽、冀三州则屯于魏郡新设之长盛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