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兵锋> 第194节布新政益州大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4节布新政益州大治(1 / 2)

 成都,刘璋府内,众官吏齐聚,除张松外,余者皆面带忧色,唯恐步入许靖后尘,纷纷求问刘璋,该如何自处。

刘璋本已安心任事,闻听众人之言,复又踌躇难决,继而叹气不语。

忽张松出言道:“主公,以松观之,赵云、庞统等皆为领兵之将,或无权处置政务。昨日筵宴,庞统亦明言此事,请主公代为执掌益州政事,诸公各司其职,待唐公之谕令下达,再做区处。至于许文休之事,乃其卖弄唇舌,辱及杨恒之父,自作死耳,与我等无干!且赵云大军已入城数月,军纪森严,与民秋毫无犯,何时有过类似事件?故诸公无须多虑,当回宴庞统,请教唐公治政之法,方为上策。”

刘璋然其言,颔首道:“永年言之有理,诸位才具十倍于璋,何愁不得重用?但尽心用事可矣!”

众官吏连声谦逊,皆深以为然,遂不复忧虑。

成都城外,唐军大营,中军帐内,赵云据案高坐,众将环立,共议增兵永安之事。

庞统首先进言道:“黄老将军已统兵三万赶至永安,加之整合费观所部,步军充足,只需遣李堪将军领铁骑一万往援,则击退孙策并非难事。至于成都城内,可令韩瑛为将,统步军一万镇守四门及按察城内治安即可。将军则屯兵城外,以为威慑,兼顾大军粮道,待唐公令至,再调拨益州存粮。未知将军意下如何?”

赵云略作思忖,道:“军师之论是矣!然自汉中运粮恐多有不便,不如清点府库,就粮益州为上。”

庞统微微摇头,沉声道:“盘点库廪并非我等所长,若有疏漏,恐贻笑大方。且自汉中运粮,一则可沿途招募百姓修路,就借其等之口,宣扬唐公德政,再则粮草乃三军性命所系,岂能轻易仰赖刘璋?三则益州地处西南,唐公必然新设粮仓,故大军不宜耗用。将军以为然否?”

赵云然之,令众将依庞统之议行事。。。

此后月余之间,赵云统兵镇守大营,庞统则领十余亲军,皆着便装,扮作行商,暗地巡视益州各地,但见各郡县多有豪绅大族,锦衣玉食,富甲一方,百姓却大多沦为其等佃户,只堪果腹而已,且常被豪门纨绔,街痞村霸欺凌。。。一路行来,庞统感慨良多,自思道:“益州虽富庶,然百姓困苦,不及雍州多矣!”遂无心再看,引众人回返成都,将所见所闻逐一记录,留待日后整改之用。

忽一日,亲军入报,言称唐公任命诸葛亮领公府长史,督益州政事,三日前,已抵达绵竹,想必此时已至广汉矣!

赵云闻报大喜,即领庞统等前往广汉迎候。

不想,出城未及五十里,便见数百人迎面而来,当先一人正是诸葛亮!

赵云等忙上前见礼,但见其等皆满面疲累,多有衣衫褴褛者。

诸葛亮等亦下马还礼,长叹道:“唐公曾有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亮初时不以为然,今日见之,方知此言不虚!若非沿路皆有军兵相助,亮等万难抵达!”

庞统闻之,微笑调侃道:“公等但于长安养尊处优,自然不堪跋涉,统等却如履平地!孔明日后切勿言及,否则定遭军兵耻笑!”

诸葛亮见说,点指庞统,佯怒道:“士元恁多言邪?还不将出马车,否则亮等皆休矣,士元亦脱不开干系!”

温恢等闻此言,尽皆大笑,一扫疲累之色。。。

一行人等赶至大营时,天色已晚,诸葛亮稍事洗漱,便往见赵云、庞统,商议设立益州军团及川中官员任免诸事。

诸葛亮先出具由马超签发之军务省行文,言道:“子龙现为益州军团主将,领上将军衔,爵加都乡侯,可任命少将以下军职,自主攻防!士元领中将军衔,出任益州军团军师之职!子龙、士元位高权重自不必言,但责任亦极其重大,望慎之!”

赵云、庞统当即下拜,双手接过行文,慨然道:“我等必竭尽全力,不负唐公厚望!”

诸葛亮伸手相扶,接着道:“唐公素来知人善用,特简拔蜀中降将,附其等名册于行文最后,子龙、士元可依功重用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