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兵锋> 第217节初定计马超发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7节初定计马超发兵(1 / 2)

 长安大营,因此次所征之兵皆为退伍老卒,故编队后,稍事操练,即已成军,前后耗时不满半月。

万事俱备后,大军整装待发,马超就于大营召集李迪、李开、诸葛亮、李敢等详议出兵之计。

李开首先拱手道:“主公,据探报,曹操已领六万马步大军往攻武关,许是欲联合于禁所部夹击魏延!再令夏侯惇、曹仁为将,统大军十五万,立寨潼关,然并未攻关,故开以为,其意在牵制魏延所部,却分兵偷袭青泥隘,威胁关中!鉴于此,主公何不就于青泥隘出兵?一则可解武关之围,再则可与潼关小将军夹击关外曹军,三则可趁胜攻打函谷关,未知主公意下如何?”

马超闻之,暗觉可行,正欲传令时,忽见诸葛亮出列,躬身道:“主公!若出兵青泥隘,需二十余日方可抵达,魏军若闻讯,必然趁此期间,弃却青泥隘,全力攻打武关,只恐魏文长难以持久!不如兵出潼关,无需十日,即可抵达,届时先击破关外魏军,继而强攻函谷关,迫使曹操回兵!”

李迪见说,接话道:“如此虽便利,但商县、上洛等比邻青泥隘之郡县必遭魏军掳掠,非十数年不可恢复元气,只恐得不偿失。。。”

诸葛亮、李开闻之,稍作思忖,深然其言,遂尽皆缄口,却目视马超,看其如何定夺。

马超左右为难,暗忖道:“要是从青泥隘进兵,武关可能保不住,关外又恢复到几年之前的态势,如果这样,什么时候才能入主中原?要是出兵潼关,老百姓遭殃不说,再重新建设可就难了,要知道商县、上洛一带可是很繁华的啊!”思及此,愈发犹豫不决,继而焦躁莫名,暗骂道:“没说的,这尼玛绝对是贾诩出的主意,太特么伤脑筋了!就算老子不顾百姓,出兵潼关,可尼玛魏军都长的有腿,打不过还特么不会跑吗?到时候十几万大军龟缩在关隘里面,老子又得干瞪眼!眼瞅着都快四十的人了,每天不是政事就特么打仗,还能不能愉快的生活了?行!都尼玛想玩是吧?老子这回玩把大的,一劳永逸!”念及此,遂遽然起身,下令李敢为先锋,领骑兵一万先行,兵发潼关!

李迪心忧百姓,正欲出言时,忽报俞山自缚来见,现跪立营门候见!

马超闻报,微微一怔,遂令唤入,转头接着道:“文优即刻行文各州,广为征兵,同时传令庞德、张郃、候选、高干,令其等尽起大军,待河水封冻后,全力攻伐河南,不必顾忌伤亡!但凡顽抗者,无论军民,就地斩首!”

诸葛亮等闻令大惊,急欲出言时,早被马超挥手制止,厉喝道:“孤意已决!此番若不能平灭曹贼,誓不罢休!”

李开见马超决心已定,便不再劝说,拱手道:“开这便签发行文,主公尽管放心征伐!”

李迪本以为李开必然劝阻,不想其竟出言附和,顿时大急,当即下拜,叩首道:“百姓安居不易,还请主公分兵救之!”

不待马超答话,诸葛亮便已上前搀扶,谓李迪道:“既然主公决意征伐,兵势必然疾如烈火!魏军退守尚且不及,安有余暇抢掠关内?叔明公但请宽心便是。”

李迪闻言释然,拱手入列。

正说话间,俞山入见,即下拜请罪道:“末将兵败函谷,有负主公重托,还请主公降罪!”

马超见此,即令亲军去其缚,继而令其讲述函谷战事。

俞山再拜,将贾诩之谋从头至尾细述一遍后,叩首再次请罪!

马超挥手令其起身,沉声谓之道:“你等中计致败,失却寨栅,论罪本当斩却!然念你等尚知回军固守潼关,加之大战在即,故暂记罪责,容日后将功补过,可心服否?”

俞山闻之,涕泣拜道:“末将愿为先锋!”

马超闻言,起身下阶,斥之道:“你罪责在身,安敢妄想先锋之职?!着令你统带后军,押运粮草辎重,若有疏失,两罪俱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