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兵锋> 第328节向来国顺天下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8节向来国顺天下平(1 / 2)

 数日后,马超召集文武,于公府议事,欲敲定中原四州刺史人选以及磋商后续移民屯种等事。

但见诸葛亮当先出列,呈上表章,言称政务省会同吏部、刑部、御史台、监察司等衙,已然拟定四州政事,就请马超过目。

马超见此,顿觉讶然,遂接表翻阅之,不由频频颔首,乃暗自感叹道:“历史上,诸葛亮号称千古一相,还真是实至名归啊!虽然沿用赵俨当豫州刺史,但是兵马却是最多的,而且跟荆州、扬州接壤的关键地方用的都是阎圃、秦义、杜恕、庞林等可靠的人;兖州、青州可以算是内地,就调司州别驾牵招跟河东太守陈震分别任刺史;因为徐州以后可能是出兵的地方,需要一个懂兵事的人配合庞德,所以让法邈转为文职,担任徐州刺史;至于杜袭、繁钦等归降的人则用作各州别驾,加上吏部选拔的各级郡守县令,只要河北的移民能在秋播之前赶到,用不了几年,中原就是铁板一块!啧啧。。。不管是官员调配,还是兵力部署,李开、诸葛亮都谋划的合情合理、井井有条,根本不用我操心,简直就是甩手掌柜啊!”感叹毕,正欲出言照准时,忽转念道:“不行!在领导的眼里,怎么可能有完美的计划?得稍微改动一下,否则时间长了,我就没有存在感了,这是很危险的!自古以来,被架空的帝王将相不都是从万事照准开始的吗?”思及此,乃稍作思忖,即提笔改任牵招为青州刺史;调冀州刺史田豫出任兖州刺史,着加俸禄五百石;却迁河东太守陈震领冀州刺史,余者不动。改毕用印后,即令政务省行文。

诸葛亮拱手应下,随即示意户部尚书杜畿禀告移民事宜。

但见杜畿从容出列,拱手道:“禀唐公,因先时移民肃州、新州、汉中、司州等地之百姓皆出自雍、凉二州,又因青、兖、豫三州百姓大多尚存,故此番户部拟从冀州移民徐州,首批计三十万户,待中原人口清查完毕,再做调整。”言毕,亦呈上表章。

马超览毕,暗忖道:“这是早就准备好了的节奏啊!还商量个毛线?”念及此,本欲提笔略改,不想,竟无从下笔,顿时意兴阑珊,无奈用印照准后,即挥手道:“诸公恪尽职守,孤心甚慰!若无别事,可各自回衙,着手中原政事!”言毕,起身便欲转入后堂。

忽见李开、诸葛亮双双出列,各擎表章一道,下拜叩首道:“汉室失统,致使天下纷争,百姓倒悬!幸得唐公掣三尺青锋,举义兵于西北,攘凶除逆、救难扶危,浴血转战十数年,护天子于危难之际,解万民于水火之中!乃革除弊政,使治下政通人和、上行下效,百姓皆耕有其田,得以安居乐业;又创新军制,令大军如臂指使、所向无敌,兵卒则厚加抚恤,全无后顾之忧!凡此种种,皆赖唐公一人之力也!此滔天之功可昭日月,实亘古未有!如今唐公威临四海、泽被苍生,当顺应天心民意,速既洪业,以宁宇内!”

话音一落,六部众官皆出列下拜,叩首道:“请唐公顺应天心民意,尊号九五,改元登基!”

马超见此,顿觉愕然,伸手接过左右呈上之表章,见其上所书无非引用谶、纬之言,图、书之兆以及诸般祥瑞,寓意自己合当称帝,然竟署有各州刺史、各军团主将以及其等所部官吏、军将之名

三国之兵锋啃书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啃书网推荐阅读: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讳,便是赵云、郝昭、温恢、阎柔等远隔数千里之官将亦赫然在列!马超览毕,心道:“看来李开、诸葛亮早就着手这件事了,说不定连改元年号都想好了,只要我点头,估计半年之内铁定办妥!但也不能吃相太难看不是?推让一下还是有必要的。。。”思及此,遂以德薄谦辞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