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士颂三国> 第45章生孙当如稚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生孙当如稚奴(2 / 2)

先是刘陶和刘雯互相通报了近况,刘陶询问刘雯一行而来,道路是否难走,是否遇到危险等等。

刘雯则是关心刘陶身体,是否有什么隐疾,同时让下人给刘陶拿来从神农架地区采摘的百年野参,其价值不言而喻。

还有熏制的熊掌、虎尾等稀罕物件。

刘陶笑着收下,最后开始考较稚奴三人。

先是询问士乾和士坤,他们按照亲近关系来看,是客。

两人两忙起身,在大厅正中站定,一板一眼的回道,虽然没有什么出奇的表现,但是好在这些年苦读,儒经大致也学了个七七八八,对于刘陶的问答,基本上都能说出个一二。

刘陶末了点点头,说道:

“两小子还算勤勉,不算辱没了士家的名声。自从威彦之后,我收徒甚少,不过我看与这两个小子还算勤勉,不如留下来做我的记名弟子吧。”

士乾和士坤听完之后,喜悦难以抑制,要知道刘陶可以说是和蔡邕、卢植等大儒齐名的儒学大家,祖传《左氏春秋》。

除了《春秋》,还比较熟悉《尚书》,刘陶推重夏侯建、夏侯胜、欧阳和伯三家《尚书》及注解,多年研究,改正其中误解和错误之处数百处,重新著述名曰《中文尚书》。

刘陶本人非常直率,刚举孝廉出任县长时,县里大奸巨猾不少,他利用合纵之谋,说服了一批,抓捕了一批,不消一年,县里治安为之一清,很多游侠之间的龃龉之事,都找刘陶帮忙主持,所有人都服他。

刘陶喜好交朋友,为人处事不拘小节,独看重大义。和颍川各个世家都有交好,和雒阳的许多大儒,虽未曾蒙面,但都书信往来,深交已久。

连诸葛亮的老师,司马徽,现如今在刘陶膝下侍奉,为记名弟子。

东汉皇室同宗刘恺,因其有雅德著名,他自傲甚深,交友甚少,唯独看得起刘陶。

话说回来,士乾和士坤两人对视一眼,赶紧对刘陶行了弟子之礼后,站在一边,此时连坐都不敢坐。

之后就是稚奴了,之前刘陶听闻刘雯的书信多次夸奖他的机敏聪慧,博闻强识,有乃父之风。

士燮,刘陶是知道的,就是这个臭小子,把自己的唯一的女儿拐跑了,听说在雒阳还干得不错,不然早就给叫过来训斥一番。

生气归生气,但是士燮的才华和天赋,刘陶是知道的,不然也不会收士燮为关门弟子,倾囊相传,而且把女儿嫁给他。

通过刘雯的书信,他得知,稚奴的天赋,比较士燮,由有胜之。

刘陶开始考较一番。

先是问稚奴学习过哪些科目。

稚奴出列拱手回复,自己已经熟读《周礼》、《左氏春秋》、《论语》、《孟子》等七种熟知的正本,还有其他的杂书,比如《九章律》、《傍章律》等。

刘陶听完之后,眼睛一眯,如果没记错的话,现在稚奴才七岁左右吧。如果说稚奴是现在十二三岁,或许可以理解,但是放在一个开蒙不过三年多的幼子上,有点骇然了。

为了防止稚奴夸大其词,于是开始询问道。

前面的问道,基本上都是从稚奴说得基本儒经中,随便抽出一句,问上下句和注解。

稚奴都对答如流,没有什么卡顿。

就这一项考究,稚奴至少展现出博闻强识的天赋。

刘陶点了点头,问道:

“礼与律,牧民何其难,其二者孰强孰弱?”

其实这个问题有点超纲了,这个问题,是在问,儒学和律法,那个有用,哪个无用。

这个问题就算是已经加冠学子来说,这个问题都有些模棱两可。毕竟汉朝以儒传世,以孝治天下,这个时候还不兴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对于律法,大部分人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很多人都不屑于研读。

稚奴皱了下眉头,说道:

“《管子·牧民》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显天下牧民,何不如说以儒牧官,律法牧民!田壑劳民,儒有何用?律以告知何为对,何为错。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律以牧民,儒以牧官,儒律融之,可牧天下!”

稚奴这番言论,直接把在场的所有人都震得无以伦比。

刘雯听完后,心中隐隐有些担心。

士乾和士坤听完后,面露思考,久久不展其眉。

刘陶听完,久久无法言语,感觉这句话似曾相识。过了足足十几息后,刘陶拍案而起,大笑道:

“生孙当如稚奴!得孙如此,此生无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