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5(1 / 2)

 如果中国队是在踢假球的话,那中国队想做掉的对手会是谁呢?

不过,一部分真正清醒的球迷也终于从这三球中看出了一些门道。

这时人们也想起了在这三球之前,也就是在上半场的比赛中,中国队的徐飞宇也有过一次类似的失误,不过在那一次,徐飞宇还能赶的及回身将再一次控在脚而已。

那 “徐飞宇”接着,冯伟又问道“在裁判判罚角球之前的那一球中,你是怎么回事?竟然在行进中脱离了对脚下足球的控制。”

徐飞宇闻言只觉心中一沉,他知道冯伟问的,就是他用全速运球技术带球向对方球门冲刺的那一球,而在那一球中,他最后确实脱离了对足球的控制,如果不是胡安道尔没有注意,那一球还险些被其截走,很显然,他在这一球中是有失误,而胡安道尔在这一球中也有着很明显的失误,不过徐飞宇也知道这只是他的运气好而已,做为球员,他也不可能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对手的失误上。

“我想借这个机会尝试一下”考虑再三后,徐飞宇决定实话实说“我是想尝试一下用最快的速度带球推进。以前在训练中我就试过很多次,但没有一次找对了感觉,而在今天的球赛中,我知道胡安道尔一直追在我身后,也知道他是想在追上我之后展开拦截,所以我要比他更快——”

听到徐飞宇提起了全速运球技术,宋琦、刘晗等人不觉的竖起了耳朵凝神静听,休息室内一下子就静了下来。

“嗯”冯伟闻言想了想道“你接着说。”

“刚一开始,我似乎真的找到了那种感觉”徐飞宇见冯伟并没有责怪的意思,终于松了一口气,于是一边回忆一边说道“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当时我一边向前奔跑,一边还能感应到脚下的足球的位置,也能把脚步间的距离和力度控制在一个很理想的范围内,从而在带球推进的同时,又保证了速度,可惜的是,这种感觉来的快,去的也快,当我感应到前方有森马队的球员准备拦截时,就情不自禁的看了一眼脚下的足球,之后我就再也没有感应到足球了。”

“这是一种境界”冯伟早就发现队里几名实力比较超前的球员如徐飞宇、宋琦、刘晗等,都在苦练着全速运球技术,所以他觉得应该借这个机会提醒一下大家“这种境界单靠模仿是做不来的,过分的强求反而会让人走火入魔,所以我还是主张从基础做起,只要我们把一些基本的东西练熟了,才会在比赛中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关键是要找到那种球感,林磊,你说说你的想法。”

对全速运球技术,冯伟本人也不是很了解,因为他自己就从未掌握过这种技术,所以对它的要求还很模糊,只是凭着执教多年的经验对它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不过,冯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对全速运球了解最深的人,则非林磊莫属了。

他很理解徐飞宇等人想学会全速运球的迫切心情,知道球员们现在肯定满脑子都是如何做到全速运球的的各种想法,堵不如疏,疏不如导,如果他只是单纯的下令要球员们放下对全速运球技术的研究,,肯定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还可能抹杀了球员们的灵感和创造力,还不如主动的去引导球员,帮助球员掌握其中的诀窍。

林磊想了想后说道“由于当时我没有和侯东大哥一起向前推进,所以我并没有看到那一球的全部过程,不过,侯东大哥刚才说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当他感应到对方有球员要拦截他时,他曾低头看了看脚下的足球,我想,如果换做是我的话,我一定不会低头去看脚下的足球的,既然我已经感应到了足球的存在和位置,我就必须相信自己的感觉——不管别人有没有拦截,足球还是在那感应到的位置上,而侯东大哥这一低头,虽然是看到了足球,却也失去了那种感觉,就象教练说的那样,过分的强球和在意,都可能导致失败。”

徐飞宇闻言只觉眼前一亮。

林磊的这番话,使他明白了一些以前没有想通的道理,使他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至少,他现在已经知道他错在哪里,也知道他今后应该朝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努力。

而在这之前,不管他是如何的努力,他都没有找到那种带着足球全速奔驰在球场上的感觉,在今天的比赛中,虽然他无意中做到了全速运球,却很快的与那种感觉失之交臂,等到他明白过来时,却再也没能找回那种感觉。

林磊的这番话,使他记起了一些教练们常说的话:要用眼睛的余光去观察或用脚去“感觉”足球,要把双眼解放出来;

眼睛盯着足球、低头了,就不能随时观察场上的情况,造成视野狭窄,这些都是教练说的最基础的足球原则,现在想来却是有着一种非同寻常的意义。

不错,只有把眼睛解放出来,球员才能真正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真正做到用心去感应足球,不错,在上半场中,他无意中做到了这一点,也感应到了脚下足球的存在位置,以及自己脚步间的距离和跨出力度,甚至于对方的反应和位置,也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是吗?不然他怎么能在全速奔跑中感应到对方有球员要拦截呢?

甚至,他还感觉到自己的球技因此而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

“时间到了”冯伟的声音再次在休息室内响起,球员们亦从沉思中惊醒“我们去球场吧,中场休息时间过了。”

“各位观众”解说员李浩的解说声再次响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中国队对森马队的下半场比赛,在上半场时,中国队的钱峰、高战分别踢进一球,场上比分二比零,下半场双方球员入场后,本场球赛的主裁判里塔利亚紧接着吹响了示意比赛开始的哨音。”

“参赛双方并没有替换球员,所以下半场一开赛,走进球场的,仍是上半场的参赛球员,在中场,钱峰接到了队友传来的足球——”

森马队防守钱峰的,是列瓦杜兹。

眼看着钱峰将球接在脚下,列瓦杜兹连忙伸脚截球。

“嘭”的一声,足球瞬间即被钱峰一脚踢向了森马队半区右侧边路。

在森马队的右侧边路,宋琦和西莫纳比并排而立,当足球贴地滚到他们身前时,西莫纳比已被技高一筹的宋琦卡在身后,所以这一球理所当然的被宋琦接在脚下。

“中国队的宋琦接到了足球,接球后,宋琦一转身将球拨往中路,西莫纳比紧追在他的身后——足球在草地上滚不多远即被宋琦追上,控住足球后,宋琦再次转身面对森马球队的球门,之后,他便带球往森马队的球门方向冲刺——他的速度很快——”李浩的解说声突然的停了片刻才道“怎么回事?跑着跑着,宋琦竟然把脚下的球丢了,他冲到了森马队的禁区内,而足球却仍在他身后滚动着,他冲过了头,西莫纳比一脚将球踏住,意外,真的很意外,这是森马球员第一次从宋琦的脚下截到足球,宋琦这是怎么了?”

接到钱峰传来的足球后,宋琦将西莫纳比甩开后便迫不及待的用上了“全速运球”的技术。

“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当时我一边向前奔跑,一边还能感应到脚下的足球的位置,也能把脚步间的距离和力度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这不就是宋琦梦寐以求、一直想达到的那种境界吗?

自从听到徐飞宇介绍使用全速运球技术的感受之后,宋琦的心里除了全速运球之外,就已存不下别的技术动作。

记得最早见到这个动作时,是电视录像中见到的,当时他看到追在林磊身后的球员,直到林磊带球推进了很长的一段距离,并晃过了一名拦截球员之后,竟然还是没能追上林磊。

老实说在当时他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只简单的认为既然林磊能够做到的,自己就一定能够做到。

之后,他又在赛场上亲眼目睹巴西队的柯罗拉多、冈瓦罗尔,以及他的队友徐飞宇纷纷找对了感觉而他却仍在摸索,他就有些不甘心,为什么,为什么别人能够做到的,自己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没能做到?难到他就真的不如人家,真的比人蠢些吗?

“那种感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每一想起徐飞宇说起当时的感受时脸上所流露出来的那种陶醉的神态,宋琦的心中就充满了向往。

其实柯罗拉多、冈瓦罗尔,甚至莫阿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到全速运球技术的诀窍,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他们自身的经历有关。

柯罗拉多、冈瓦罗尔、莫阿都是巴西队的主力球员,即便不是在世纪英雄杯大赛期间,他们也是其各自所属职业球队的绝对主力,见过的各类型高手不知凡几,这样自然在无形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所以才能一下子看穿全速运球的本质然后再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运用。

而宋琦就不同了,他很少到国外踢球,平时所面对的,几乎全是那些技不如他的国内球员,所以他的球技一遇到瓶颈就很难再有突破,更不用说博采众家而真真正正的形成自己的风格了。

当然了,林磊应该是个特例,虽然一直以来林磊所面对的对手,大都是那些国内的球员,但由于他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身体素质,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反射神经,以及其独特、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使一些本来就很基本的技术动作在他的脚下得到了神奇的运用,真正的做到了返璞归真、化腐朽为神奇。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关于理解能力的高低的问题,也就是说,既使林磊从未用过带球过人的技术,既使他没有亲眼看到别人在他面前运用带球过人的技术动作,既使他只在电视录像中看到有人在比赛中用到了带球过人的技术,他一样能够凭着他那出色的感应能力,以及他对自身各部那细致入微的控制能力,做到对带球过人技术的无师自通,所以他才能成为冯伟、范老等人眼中的足球天才。

其他人就做不到这一点了。

球员观看录像看到了某一个技术动作,既使他能在一眼间就能看透这个动作的实质和原理,知道该如何去运用这个动作,但当他真正要用上这个动作时,就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或是经过某些特殊的训练,才能真正的掌握这个动作,而且其中还不包括“二次发力”、“全速运球”这等需要凭感觉和经验才能处理好的技术动作。

现在,谁都知道“全速运球”实质和原理,宋琦也不止一次的听林磊说过,它是利用球员奔跑间的余力将球推进的,但是他就是做不到“全速运球”,就是不能在全速行进中感应到足球的位置,更不用说有余力去控制足球了。

所以宋琦将西莫纳比甩开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尝试着使用“全速运球”技术。

不过他还是没能象徐飞宇般进入状态,进入到那种除了自己和足球之外就别无他物的状态——足球被他一脚踢的贴地前滚,而他也在用最快的速度向着森马队的禁区方向奔跑,然而他并没有感应到脚下有球,也并没有体会到徐飞宇说的那种一边奔跑一边感觉的境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