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12章虎将文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虎将文鸯(1 / 2)

 鲜卑人在270年的起义虽说声势浩大,并且接连挫败政府军,但毕竟多数还都是小老百姓,开始被逼无奈才跟着有野心的出头鸟混口饭吃,然后居然发现没人能管得了,于是更加坦然地享受叛变的生活,但当遇到真正能打的对手,到时就会心生动摇,毕竟只是想填饱肚子,但被宰之后就没有肚子可言了。

这个像样的对手其实已经忍了好久了,但一直不能得到中央的重视,直到270年司马炎实在无计可施,才将他派到了前线。

三国时期名将辈出,到了晋王朝立国已有多数战死或是病死,但仍有些硕果存留,文鸯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在历史上的出场次数并不多,但却每次都令人惊艳,堪称能和吕布、赵云等人比肩的虎将。

文鸯本名俶(或淑),字次骞,小名叫阿鸯,自幼勇武过人,是曹魏扬州督导官文钦的儿子,文氏一家因与曹氏家族同乡,与当时的得势的曹爽关系不错,可惜后来曹爽被司马懿设计陷害,文家便失去了靠山也因此与司马家族结怨很深。

255年,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已然权倾朝野,甚至可以对皇帝擅行废立。驻守扬州的文钦获悉了京城的消息,心里积攒多年的怨气瞬间爆发,联合毋丘俭等人于256年正月在安徽寿春举兵宣布讨伐司马师。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鸯第一次在世人面前正式亮相。当时勤王军规模并不大,司马师亲率大军前往镇压,双方在河南项城遭遇,文钦等人自知胜算不大,便有意暂且退让以避其锋芒,时年18岁的文鸯则认为趁敌人未站稳脚跟就发动袭击,一定可以大破敌军,于是率先带领百余名壮士连夜前往司马师的大营前挑衅以乱其军心,碰巧司马师因为眼睛刚做过手术,深夜惊吓之下,眼珠竟从伤口迸出,后来回到洛阳不久就去世了。

天亮之后,文鸯本以为父亲会派兵前来与自己配合打一场伏击,但已有人报信说大军正准备要撤退到寿春。文鸯不甘心就此离开,便挑选了十余名好手偷入敌军大营,趁其不备杀个痛快,后来只剩下他自己在数千骑兵阵中左右突袭,不多时已杀伤一百多人,等到体力消耗得差不多了才扬长而去。

司马师的部队应该是被文鸯的气势震住了,竟也不敢接近,最后目送着他离开。

经此一战,勤王军虽然失败,但文鸯的名气却响亮起来,而且司马炎的大伯父司马师最后也算是被他吓死的。

258年,曹魏的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也在寿春扛起了勤王的大旗,只不过此次讨伐的对象是接掌哥哥大权的司马昭。孙吴眼见机会难得,便派已归降的文钦父子前往支援,但诸葛诞与文钦的关系不是很好,尤其是在这么敏感的时期,二人刚在城中见面就刀剑相向,最后文钦被杀,文鸯与弟弟文虎则无奈之下翻过城墙投奔了司马昭,重新成为魏臣,寿春城则很快就被魏军攻陷。

此事为文鸯的惨死埋下了祸根,诸葛诞的外孙东安王司马繇认定是文鸯的背叛才导致诸葛一家被灭三族,于是在后来杨骏事件中借机诬陷文鸯是反臣的同党,文鸯最终也被灭三族,死时53岁。

当然这已是14年后的事了,39岁的文鸯正面临一个大施拳脚的好机会,那就是平定鲜卑人的叛乱。

司马炎因为伯父司马师的死而对文鸯耿耿于怀,在秃发树机能叛乱的前两年就有人建议让文鸯前往镇压,但司马炎一直不许,直到277年局势一发不可收拾,在接连损失了3位督导官、伤亡上万人之后,文鸯终于迎来了出征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