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245章殷王之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5章殷王之乱(1 / 2)

 司马家族的人已经算是极品了,但司马道子的亲信王国宝,更是一朵盛放的奇葩。

司马昌明死前,时任立法院总立法长的王国宝,通过司马道子的门路,胡作非为,不知收敛,总监察官禇粲则每发现一件不法的事就一定如实弹劾,司马昌明对此十分痛恨,准备把王国宝罢黜。

王国宝听说之后,赶紧与司马道子脱离关系,转而向司马昌明献媚,司马昌明抵挡不住王氏媚功,竟一改先前的厌恶态度,对王国宝十分宠信。

司马道子为此恨得头发直掉,曾有一次在中央政府办事处,对王国宝当面斥责,甚至拔出佩剑向他投掷,两人多年的感情,算是彻底破裂了。

可是没多久司马昌明就突然逝世,王国宝意识到风向的变化,于是重新回过头,向司马道子靠拢,并联合堂弟王绪,共同使用奸邪谄媚的手段,反复巴结迎合司马道子,一段时间后,两人居然再度如胶似漆。

这门王氏媚功当真是名不虚传,但也说明司马家族的人,真的是智商捉急,王国宝的手段能那么奏效,多半还是与施用对象有莫大的关系。

不管怎么说,王国宝成了朝廷的重要决策人之人,参与制定朝廷大政方针,声威震动内外。

正经人处在风头浪尖,仍不免遭到嫉恨,这种丑类大行其道,更不乏旁人的抨击。

兖青二州督导官王恭,进京参加孝武帝司马昌明的葬礼时,面色严肃,获悉了朝中的局势,心里颇多感慨,返回京口后,跟身边的人叹道:“房屋虽然新盖起来,梁椽也是新的,可是于我看来,却总有一片荒草的感觉。”

王国宝因为之前王奭得罪过自己,所以对王恭也很不满,王绪趁机建议王国宝,劝告相王司马道子,利用王恭前来中央朝会的机会,伏兵把他杀了。

但司马道子不想制造麻烦,打算从中调解,以使朝廷内外团结和睦,可是王恭每次谈到朝政的腐败,就忍不住疾言厉色,丝毫不把司马道子放在眼里,司马道子于是又改变主意,放任王国宝等人行动。

王恭的亲信也劝他趁着前往京师朝见的机会,发动政变,诛杀王国宝,可是因为王国宝一派的豫州督导官庾楷,仍旧兵强马壮,王恭心存顾忌,不敢立即发动。

这时政府左副行政长官王珣,特地写信劝王恭:“王国宝虽然终究要闯出大祸,但是他的叛逆行为还没有具体显露,你如果先发动,一定会让天下的士大夫失望,何况手握强大的武装部队,在京师逮捕诛杀朝廷官员,谁能说你不是叛变?王国宝如果不能改过,恶名自会传播全国,到那时再顺应民心,把他铲除,就不用担忧不会成功了。”

王恭几经权衡,终于决定暂且听从王珣的建议。

396年10月14日,孝武帝司马昌明的丧事处理完毕,王恭也将回京口基地,临出发时,对司马道子说:“主上守丧期间,摄政高位,即令伊尹姬旦都难做到尽善尽美,盼望大王处理军政大事的时候,能够多听取直率忠言,疏远佞臣。”

王国宝当时就在一旁,听完忍不住打个冷颤,可是刺杀的计划并没能顺利实施,想到将来的命运仍然未知,心里更加慌乱了。

但王恭既已决定不发动政变,王国宝便得以过了个清静的新年。

次年正月,司马道子以安帝的名义擢升政府左副行政长官王珣为政府最高行政长官,领军将军王国宝为政府左副行政长官、主管全国官员的任免升降、后将军、兼首都建康市长,不久又把原属于太子宫的武装卫队全都拨付给王国宝,让王国宝率领。

经过这一系列的任命,王国宝俨然成了朝中最有权势的人之二,与弟弟王绪,依仗司马道子的宠信,大肆收受贿赂,奢侈浪费,毫无节制,而且终于要对王恭下手,劝司马道子裁减王恭和殷仲堪的兵权。

王恭也不是软柿子,意识到王珣所说的机会已经来临,下令磨利武器,部署部队,上奏请求北伐,其实是为了发动政变做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