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248章晋廷烽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8章晋廷烽火(1 / 2)

 凉州的混战在决出胜负之前,东晋的乱局已渐渐拉开了序幕。

殷仲堪虽没得到亲信同僚属的支持,但有王恭的鼎力相助,还是着打定主意和桓玄领兵东下。

397年4月7日,王恭上疏列举了王国宝的罪状,奏章呈上之时,军队也已行动起来。

东晋政府左副行政长官王珣,在司马昌明暴毙之后,眼见司马道子和王国宝肆意乱政,渐渐无心政事,变得沉默寡语,王恭兵变的奏章送到中央后,京师内外,戒严备战,司马道子问王珣说:“两个军区叛变,你知不知道?”

王珣只觉莫名其妙,反问道:“朝廷政治上的得失,我从来没有参与意见,他们反叛,我怎么会知道?”

司马道子顿时尴尬不已,一起跟来的王国宝忙问应对之策,王珣分析说:“王殷二人与你并没有深仇大恨,不过只想争一点权夺一点利罢了。”

王国宝愣了半晌,突然问:“莫非要把我当曹爽?”

王珣沉着脸回说:“这叫什么话!你怎么会有曹爽那么重的罪,王恭又岂能和宣帝相比!”

王国宝自觉失言,但心里又着实慌乱得厉害,回去之后,立即派数百人的军队驻防在竹里,时刻监视着城外的动向。

当天晚上,南京城突降暴雨,驻防在竹里的数百人纷纷四散逃走,局面十分混乱,王绪趁机建议王国宝假传司马道子的命令,征召王珣以及护军将军车胤,然后全都诛杀,以断绝人民对他们的盼望,再要挟皇上和宰相,动员全国的军队讨伐王恭和殷仲堪。

王国宝也意识到司马道子可能不会因为保自己,而与王殷对抗,如果不采取这种极端手段,小命休矣。

可是当王珣和车胤奉召而来时,王国宝却又不敢动手了,慌乱之中反而向二人请教对策,没什么奢望,只求活命而已。

但二人都对王国宝没什么好感,王珣默不作声,车胤更是极尽火上浇油的本事,一本正经地说:“以前桓温包围寿阳,很久很久才把它攻克,而今朝廷发兵攻击京口,王恭一定登城坚守,如果京口还没有攻破,而殷仲堪的军队从上游乘虚而下,你用什么阻拦?”

王国宝果然更加紧张了,精神恍惚,身心疲惫,一夜无眠,次日一大早就上疏辞了所有官职,前往宫门听候处分,希望以此化解灾难。

可是奏章呈递后,他却又后悔了,宣称皇上已下诏恢复自己的官职,准备拼拼运气。

司马道子一向胆小怕事,虽占据宰相和亲王的高位,但由内而外都透露着一股小家子气,对于眼前这种棘手的情形是没有半点主意的,只知不断妥协,以维持表面的稳定,为了避免殷王大军逼近京城,把一切责任全推到王国宝身上,派骠骑将军府高军事参议官、谯王司马尚之逮捕了王国宝,移交司法部审判。

审判只是形式,王国宝已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他若不死,司马道子自觉永不安宁。

4月17日,司马道子以安帝的名义下诏让王国宝自杀,另把王绪绑到闹市斩首,然后派人去见王恭,对自己的过失表达歉意,并希望及早让军队复员,恢复和平。

王国宝的两个哥哥,高级咨询官王恺和骠骑将军府军政官王愉,事后都请求辞职,司马道子认为王恺与王愉不是王国宝同一个母亲所生,而感情又素不和睦,都不再追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