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269章桓玄东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9章桓玄东下(1 / 2)

 桓玄已坐拥东晋的疆土的三分之二,倒也有足够的实力造反,只是他本人并非雄才,单纯靠运气是不能夺取天下的。

桓玄的运气可是比其父桓温好得多了,稀里糊涂地成了长江一霸,东晋一哥,如果细数其崛起之路,又确实是乏善可陈,既没有广阔的胸襟,也没有长远的眼光,只是靠着桓温兄弟遗留的名望,和司马道子父子的倒行逆施,终于见缝插针,搏得大权加身。

换一种迷信点的说法,或许桓玄的出现就是为了弥补桓温当年的遗憾而已。

现实点来看,桓玄已四处让人寻找祥瑞,以此迷惑人民,又写信给会稽王司马道子施压,信上说:“盗贼逼近京都城外,因受逆风的阻挠,不能前进,又因连绵大雨的影响,不能纵火,而且粮秣吃完,不得不退,并不是力竭战败!

从前王国宝死的时候,王恭并没有趁着威势到京城接管朝廷,足以证明他对阁下并没有欺凌的意思,而你竟指控他不忠,而今掌管权力中枢的心腹亲信,名望才华双全的有几个?

说白了并不是没有这种人,只是因为你不能信任他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因为你不断的犯错,终于铸成今天的大祸,朝廷官员都怕受到报复,所以不敢多言,我有幸在遥远的地方供职,所以敢于揭露事实真相。”

敢这么与王室贵胄说话,自然不是因为距离遥远,而是因为手握重兵,有足够的实力指责非议。

司马道子并没收到信,司马元显代为拆阅了,看完后大为惊恐,与智囊张法顺商议对策,张法顺说:“桓玄继承了几代的名望,这个人一向又有豪迈之气,既吞并殷仲堪和杨佺期,独霸荆楚,阁下所控制的不过三吴,孙恩叛变,更让东方的土地一片荒凉,朝廷和民间都陷于贫乏穷困,桓玄一定会利用朝廷的弱点,放纵他的奸恶凶暴,我心中十分忧虑。”

这种问题不用说,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的,文人墨客总喜欢卖关子,让人很不爽,司马元显沉着脸问:“嗯,是,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张法顺清了清嗓子,回说:“桓玄刚得到荆州,人心还没有完全归附,正在努力安抚经营,来不及打远处的主意,如果趁此机会,让刘牢之担任先锋,而阁下亲率大军随后前进,一定可以把桓玄捕获。”

这么说还差不多,司马元显深以为然,暗中开始筹划。

武昌郡长庾楷,并不看好桓玄,认为将来的大战中,朝廷一定能大获全胜,担心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于是派出密使向司马元显报告:“桓玄严重丧失人心,部众不肯听命,如果政府派军讨伐,我可以作为内应。”

司马元显大喜过望,迅速派张法顺到京口,与镇北将军刘牢之密谋,但刘牢之却面露难色,认为讨伐桓玄有重大困难。

张法顺识趣地原路返回,告诉司马元显:“观察刘牢之的神色,意志并不坚定,只怕将来会不受控制,最好把他召回京城诛杀,不然将破坏大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