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347章龙套风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7章龙套风采(1 / 2)

 刘义隆终于掌控全局,眼见国内一片升平,渐渐把视线放到北方。

428年下半年,徐州督导官王仲德,率步骑兵两千人,攻击北魏所属的济阳,正式与北魏撕破脸皮,二次南北战争也由此露出眉目。

两国是绝无可能友好相处的,北方的小国之间都做不到这点,更何况是南北两个大国,中间的利益纠扯何其繁杂,即便偶尔确立邦交,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当各自实力足够强大,势必还是会一决雌雄。

此时的中国境内有刘宋、北魏、北燕、胡夏、北凉、西秦、吐谷浑、仇池(勉强也算是一个政权)等大小八个政权,如果把柔然扶持起来的西凉流亡政权(俗称后西凉)也计算在内,那这个数字还要再加一。

九个政权之间的关系何其混乱,但群雄争霸的局面随着北魏的强势崛起,早就出现松动,天下大势渐渐演变成南北两个大国之间的较量,刘宋和北魏这两个主角,几乎把这一时期的所有戏份全都抢占,其余七个配角和龙套,不但曝光率迅速降低,演技也乏善可陈,对于历史大剧的剧情推进,作用也不是特别显著。

但配角当然还是不可或缺的,有了配角,这出大戏才完整。

然而真正梳理下来,这几年的龙套当真不少,甚至之前比较活跃的配角也低调了,好像大家互相达成默契,一起欣赏主角之间的对决,等到其中之一阵亡或是两败俱伤,再行出手抢戏。

北燕皇帝冯跋上位以来,除了谋杀前朝功臣和竭力改善民生以提高威望,并没有其他动作。

作为一个小国国君,有这些努力倒也足够了,毕竟对外扩张是没什么希望,只要维护好内政,让国内保持平静,安安稳稳地当个土皇帝也未尝不可。

北燕国内的鲜卑人居多,而冯跋却是个汉人,在这一时期,这种情况倒也颇为耐人寻味,可见乱世之中,只要能保证吃饱穿暖,其实底层百姓并不关心谁来当家。

同样可理解北魏国内虽然汉人也不少,但大家除了前期有所反抗,后来却都欣然接受统治,因为他们逐渐明白过来,所谓的民族气节当然不能丢,但人不能只靠精神过活,身体都没了,谈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时至21世纪的今天,民族性就更没有那么狭隘了,各族都是平等的,无所谓谁优谁劣,只要是危害旁人的就不能被接纳,只要能帮到同类的就值得尊敬,至于身上像民族、出身、性别、职业等各种标签,完全不应过分重视,更不应有偏见。

胡夏随着统万陷落、赫连昌被俘,基本已走到穷途末路,拓跋焘急于讨伐柔然,所以没有一鼓作气攻打平凉,但平凉的陷落注定也只是时间问题,赫连定并不是扭转乾坤的人物。

事实上赫连定自幼便是个浑人,凶恶残暴,而且很喜欢耍无赖,就连赫连勃勃那样的人都看不下去了,对这个儿子印象奇差。

但赫连定倒是自视甚高,有次在阴槃打猎,登上了苛蓝山,遥望统万城,义愤填膺地说:“先帝如果早让我继承大业,国家怎么会沦落到这步田地!”

或许吧,谁知道呢?历史就是历史,从来都不容假设。

有趣的是西秦和北凉,一直没有结束大战小争,好像不分胜负绝不罢休,而双方这么多年居然迟迟未能较量出个高低,白让国家掉入战争的深渊。

沮渠蒙逊年事渐高,已没了当初的种种毒辣计谋和旺盛精力,虽几乎占据整个凉州,却也仅此而已,竟对小小的西秦无能为力。

也许在他内心深处,认为现状已经足够完美,不值得再多费头脑了吧。

428年5月,沮渠蒙逊的老冤家乞伏炽磐,终于无力再与北凉继续纠缠,在遗憾中离开了人世,太子乞伏暮末继位。

值此良机,沮渠蒙逊仿佛久旱逢甘霖一般,万般欢喜地准备攻击西秦的西平。

北凉的西平郡长向沮渠蒙逊建议说:“西平虽然不难攻克,但意义并不大,同样出动兵力,何不先攻陷乐都,那样西平也一定唾手可得。”

沮渠蒙逊以为可行,于是解除了对西平的包围,转而攻击乐都。

战情紧急,乞伏暮末派相国乞伏元基率骑兵三千人前往赴援,但援军刚刚进城,北凉军已抵达城下,并很快攻陷外城,接着切断水源,于是全城陷于饥渴,死亡过半。

乞伏暮末得知这一情形,顿时方寸大乱,苦恼之际想到了父亲临死时曾特别交待:“我死之后,不奢求你能扩大多少疆域,只要能保护现有的国境周全,已经很了不起了!沮渠CD最受沮渠蒙逊的宠信,你应该送他回去,以换取两国的和平,你不是沮渠老儿的对手,千万不要作死。”

沮渠CD曾在两国交战中被俘,如今乐都岌岌可危,乞伏暮末赶紧派使节晋见沮渠蒙逊,表示愿意送回沮渠CD希望能达成和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