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361章自毁长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1章自毁长城(1 / 2)

 辽东战火纷飞,江南也是暗流汹涌,刘宋王朝即将迎来一场剧变。

在那之前,汉中之争,成功吸引了举国的注意力。

杨难当夺取汉中之后,立即派人前往北魏报告了这一喜讯,并押解雍州逃亡到汉中的流民七千家,统统运回长安。

拓跋焘当然万分欢喜,但对仇池却并没有寄予厚望,更没有出兵前往防备刘宋的反击,深知仇池这种弹丸之地,总归难有大的前途。

按照杨难当的预期,送上那么厚重的礼物,拓跋焘就算不进行军事援助,也多少会有些经济上的表示,结果拓跋焘只是单纯地进行一番口头激励。

这种落差让杨难当瞬间从甜美的幻梦中惊醒,意识到了自己尴尬的处境,这么千方百计地挑衅刘宋,似乎有些得不偿失,一旦大军压境,北魏多半会选择置身事外。

就在他纠结的时候,刘宋新任命的梁、南秦二州督导官萧思话,已抵达襄阳,并派横野将军府军政官萧承之,担任前锋司令。

萧承之一面前进一面招兵买马,很快便招募了一千多人,进驻磝头。

杨难当已知没有战斗下去的必要,除了白白消耗自身实力,没有半点好处,所以紧急下令焚毁粮草辎重,然后大肆抢掠一番,便率主力军返回基地仇池,只象征性地留下将领驻守。

留下的人早就惶恐难安,没多久便被宋军击溃。

434年闰3月,萧承之抵达南城,氐人兵团全部败逃,整个汉中地区重回刘宋的怀抱,为了防止再发生意外,萧承之特别在葭萌水留下精锐军队驻防。

一个月后,杨难当审时度势,派使节到建康呈递奏章,对汉中一战表示歉意,并请求降罪。

当然这只是代表一种态度,杨难当固然不会真的接受惩罚,而刘义隆也没蠢到让西部地区重新陷入战火,所以下诏赦免杨难当,并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加以安抚。

政治有时不能掺杂个人情感,若是个人交往中出现类似的情形,必定是很难圆满的,但当上升到国家,涉及政治,亲疏分合便复杂得多,需要多方面权衡。

且不说仇池的位置敏感,刘宋轻易不敢在北魏边境上大施拳脚,就算刘义隆无所畏惧,实际也不会有所行动,因他此时正在筹划另一件事。

这件事的开展,对于刘宋王朝来说,堪称剧变,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且是恶劣影响。

随着国内的种种危机接连得到解决,与外国的关系也比较平稳,刘义隆终于开始着手扫清朝中的潜在威胁了。

他认定的这个威胁就是檀道济。

檀道济是刘裕时代的名将,多年来战功赫赫,国内外无人不知,而且对促成刘义隆称帝和最后掌握实权,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种功高震主的角色,一向都很难善终,尤其檀道济曾和徐羡之等人是一条船上的盟友,虽然后来“弃暗投明”,帮助刘义隆讨伐谢晦等人的叛乱,但在刘义隆眼里,檀道济终究是一粒讨人厌的沙子。

前几年因为要利用檀道济的威望和才干,二人关系还算和谐,君臣和睦,令世人称赞,但当国家已不是那么需要檀道济这种人物,刘义隆果断露出了狰狞的一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