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379章心有灵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9章心有灵犀(1 / 2)

 杨文德的初衷是没有问题的,趁乱起兵,可以浑水摸鱼,然而他的敏感度差点,因为起兵之时已到了447年下半年。

这个时间点意味着北魏国内的大型叛乱已经平定,偶尔某处发生骚乱,转眼便能恢复秩序,杨文德已找不到浑水,也更摸不到鱼。

448年正月,北魏仇池防卫司令皮豹子,率南部各路兵马,大举攻击杨文德,迫使杨文德仓惶败退,逃奔刘宋的汉中。

皮豹子早在宋魏仇池之争的时候大显身手,此番讨伐杨文德也算是轻车熟路。

兵败如山倒,杨文德甚至来不及带上家人,更没时间整理军资,只带了几十个随从士兵,十分落魄地撤离战场,妻子儿女、僚属部下,全部失陷,粮秣辎重一律丢失,堂哥杨保宗的遗孀——北魏某公主,也被魏军生擒。

魏军这一仗打得酣畅淋漓,勉强找回了当年南征北战时的风采——虽然对手的段位实在很低。

杨保宗之前犹豫要不要背叛北魏,公主老婆居然表示全力支持,有人问公主:“你怎么能背弃父母之邦?”

公主回说:“事情如果成功,我就是一国之母,现在不过一个小县的公主,怎么能比?”

然而起事并没有说话那么容易,杨保宗被杀,公主殿下只得投靠小叔子,直到重回祖国怀抱。

可惜物是人非,拓跋焘早对她心生怨恨,当天就让她自杀。

杨文德最终不但寸功未建,还赔了夫人又折兵,甚至地盘也丢了,刘义隆怒气冲冲地免除了杨文德的一切职务,并撤销其封爵。

北伐一事便显得尤为迫切,刘义隆深知如果北方的敌人一直不间断地在边界逞凶,久而久之,不但国内民众惶恐难安,国威也遭受巨大蔑视,而敌人则会更加嚣张——这样的恶性循环应当及早终止。

为此他特别下诏,征求群臣的意见。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满朝文武几乎清一色地表示支持北伐,但当刘义隆追问破敌之策时,大家又清一色地陷入沉默。

这种场面的出现完全是刘义隆自食其果,朝臣们对他又敬又怕,唯恐步了檀道济等人的后尘,所以竭力投其所好,以搏得宠信,而一般像这种谄媚之士,向来都是外强中干。

其中的佼佼者当属彭城郡长王玄谟。

王玄谟早在刘裕北伐时,毛遂自荐,投身军营,但因其才华实在平庸,刘裕除了嘉奖其忠义,并未加以重用。

几十年过去了,那个激情四射的年轻人已年届花甲,一直在地方碌碌无为,眼看着与他同时期的文臣武将,或是病故,或是被杀,而自己一如既往没有存在感。

偏偏他很不本份,没有金刚钻,还想要揽瓷器活。

其用意自然是为了搏得军功和名望,可惜他确实没有才华,尤其军事方面,所以他除了不断上疏对刘义隆大肆吹捧,给皇帝灌迷魂汤,当涉及具体北伐的方略,也是无言以对,只是一味避重就轻,扯些假大空的话来鼓吹北伐大业。

巧在这碗迷魂汤对刘义隆极为受用,刘义隆看完王玄谟的奏章,兴奋地对侍从官员说:“读了王玄谟的方略,不禁让人兴起‘封狼居胥山’的万丈豪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