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388章文帝之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8章文帝之死(1 / 2)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刘宋北伐失利的同时,宫廷内部竟也出现危机。

这场危机的主角是两个皇子刘劭和刘濬。

刘濬的母亲潘淑妃,深受刘义隆的宠爱,皇后袁齐妫甚至因此心生怨恨,之后郁郁而死,后宫事务则由潘淑妃打理。

刘劭因为这个缘故,对潘淑妃和刘濬母子极为不满,刘濬唯恐将来有一天会大祸临头,所以放下脸皮,小心侍奉刘劭,严格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极尽各种手段阿谀奉承,两人感情竟得以破冰升温。

当时有个吴兴女巫严道育,自称不食人间烟火,能驱使鬼神,因东阳公主刘英娥的婢女王鹦鹉的推荐,得以晋见刘英娥,出入公主家宅。

严道育曾对刘英娥说:“神灵将有符咒赏赐给你。”

当天夜里,刘英娥躺在床上,看到一道像萤火虫般的流光,飞到竹制的书箱里,打开一看,发现两颗青色的宝珠,从此对严道育的法术深信不疑。

刘濬私生活混乱不堪,经常背着妹夫,与妹妹海盐公主私通,后来被妹夫撞见,捅到了刘义隆跟前,刘义隆大为恼怒,对刘濬极为严厉,后来动辄对他辱骂责罚。

听说严道育的神奇之后,刘濬央求姐姐刘英娥,向严大神祈求法术咒语,帮忙掩盖自己的过失。

严道育向他保证说:“我已经向上天陈情,一定为你隐瞒。”

刘濬大为欢喜,便又把她推荐给刘劭,刘劭认为有这样的人辅佐,关键时刻或许能派上大用处,所以对她颇为尊敬,称之为天师。

随着相处时间越来越长,刘劭和刘濬开始向严道育学习诅咒巫蛊之术,与王鹦鹉以及刘英娥的家奴陈天与,禁宫侍从长陈庆国,经常秘密组织非法活动,刘劭还用玉石雕刻一尊父亲的像,埋在含章殿前。

刘英娥去世后,按照法律规定,王鹦鹉该当出嫁,刘劭唯恐阴谋泄露,于是找到了刘濬的相好、始兴王府助理官沈怀远,由这个自己人迎娶王鹦鹉。

但王鹦鹉曾和陈天与搞在一起,既嫁沈怀远,陈天与骄傲地宣扬他给沈怀远戴绿帽子一事,坊间也开始盛传各种流言,王鹦鹉慌乱之下报告刘劭,劝他除掉陈天与灭口。

刘劭也担心自己的事泄露,而且之前已被刘义隆点名批评,于是杀了陈天与。

陈天与靠着巫蛊一事,曾被刘劭提拔为太子宫警卫队长,刘义隆得知后,严厉斥责刘劭:“你用的队长副队长,怎么都是家奴,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刘劭恐惧之下写信给刘濬,刘濬回信说:“那个人如果一直找麻烦,正可缩短他的残生,或许是盛大庆祝的前奏。”

刘劭在建康,刘濬在京口,二人往来信件不断,称父亲为“那个人”或是“那家伙”,称叔叔刘义恭为“佞人”。

陈天与死后,陈庆国慌了,因他并不知陈天与的真正死因,心里犯了嘀咕:“巫蛊一事只有我和陈天与从中传达,现在陈天与送了命,下一个一定是我!”

越想越惊恐,陈庆国索性把全部内情上报刘义隆。

刘义隆得知此事,极为震惊,让人搜查王鹦鹉家,果然找到了刘劭和刘濬的数百封书信,全是巫蛊诅咒的话,还挖出了含章殿前的玉人。

此时北伐正失利,刘义隆本就心情不佳,下令严查此事。

在此之前,刘濬是京畿卫戍总司令,后来才调往京口,等到庐陵王刘绍因病辞去京畿卫戍总司令之职,刘濬认为自己一定能回京,结果刘义隆起用了南谯王、荆州督导官刘义宣,刘濬很不高兴,请求前往江陵,并获得批准。

就在他从京口回京师,又再回京口办理调任事宜的时候,陈庆国举报了巫蛊一事。

刘义隆成天唉声叹气,对潘淑妃说:“太子贪玩还可以理解,虎头(刘濬小名)做出这种事,实在让人想不通,你们母子怎么可以一天没有我?”派太监前往严厉斥责两个逆子。

但也仅此而已,刘义隆对待朝臣可谓心狠手辣,但对自己的孩子到底宽容极了,就算犯下如此滔天罪行,却终于不忍制裁。

严道育得到风声逃亡时,刘义隆下令全国搜捕,结果严道育扮成一个尼姑,就躲在太子宫里。

刘濬认为这样不是办法,到京口办理移交工作时,特别带上严道育到京口,让她住在居民张旿家里,等到刘濬回京后,又把她带回建康,并打算一起带往江陵。

453年2月14日,刘义隆亲到前殿,宣布对刘濬新的任命,而在当天,有人告发说严道育住在张旿家,刘义隆紧急派人突袭搜查,只逮捕了两个婢女,供说严道育已随征北将军还都。

刘义隆原以为自己的仁慈会换来两个儿子的痛改前非,想不到他们根本毫无改过之心,竟然还与妖女保持联系,当真是既震惊又痛心,把两个婢女押往建康,先调查清楚,然后再决定如何处置刘劭和刘濬。

潘淑妃不久便召刘濬进宫,抱着他哭诉:“经历了上次的事,本来盼望你痛改前非,想不到竟敢把那妖女藏在家里,你父亲气得发疯,我跪下叩头求情,都不能让他息怒,我活着还有什么用!你可把毒药送来,我先自杀,也不忍看你大祸加身!”

刘濬顿时来了精神,跳起来说:“天下事要靠自己解决,母亲尽管放心,保管不会连累你!”

刘义隆一连纠结多日,终于下定决心要把刘劭废黜,让刘濬自杀,事先与高级咨询官王僧绰商量,让王僧绰考察汉魏以来废黜太子和罢黜亲王的前例,分送政府副行政长官徐湛之和政府文官部长江湛,让大家一同研讨。

武陵王刘骏(三子)素来不被父亲喜欢,所以被派到外地当地方政府首长,不能留在建康,南平王刘铄(四子)和建平王刘宏(七子),则都受宠爱。

刘铄的正室江氏,是江湛的妹妹,所以江湛力劝刘义隆立刘铄为新太子,徐湛之则拥护女婿刘诞(六子)。

五子刘绍一早过继给了刘义真,且去年就病死了。

王僧绰与皇子们都没有姻亲关系,考虑得更为客观,一脸凝重地说:“立太子这件事,应由皇上作主,我要说的是,不管立谁,都要迅速决定,不可拖延,切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