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425章父子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5章父子之争(1 / 2)

 冯太后显然高估了刘昶的作用,以为凭借他宋室宗亲的身份,能在萧齐国内掀起轩然大波,结果反响何其一般,根本没有人响应。

这种结果并不意外,刘宋一连出现那么多暴君,百姓当然不希望老刘家继续当权,萧道成固然是捡了大便宜,但上位之后还是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明君风采,相比刘子业和刘彧之流,也是高出太多了。

在事不关己的时候,群众的眼睛昏暗的,但当涉及到切身利益,他们的眼睛就是雪亮的了,没人为了所谓的忠义,而乐意活在暴政的阴影下,即便萧齐国内许多臣民都大呼萧道成是奸贼,但其实他们也就是哗众取宠,内心深处是明白是非曲直的。

刘昶这张牌几乎作废,冯太后对于南征这件事,也便没了那么大的热情,只要不打败仗,任由前线的将士们自由发挥。

事实上,萧齐民众非但没有向刘昶示好,淮河以北的百姓,反倒准备向萧齐归附。

魏军于是又花费大量精力来讨伐变民叛乱,这场所谓的南征,除了徒添烦恼,似乎并没有明显的好处。

481年正月,北魏开始对萧齐展开最后一轮攻击,成败在此一举,得利便见好就收,失利则趁早结束这场没有意义的战争。

萧道成得知魏军大举进攻淮阳的消息,让领军将军李安民担任司令官,率领带兵官周盘龙,前往增援。

角城守将力战而死,魏军越过角城,直抵淮河北岸,在当地大肆烧杀淫掠,长江以北的民众大为恐慌,纷纷渡江南下逃命。

这时萧齐的援军终于赶到,周盘龙的儿子周奉叔率二百人的敢死队,成功击破北魏的防线,深入敌阵,大闹敌人后方,在一万多名骑兵的围追堵截之下,竟然全身而退。

但当齐军看到敌人的阵势,都不认为周奉叔还能活着出来,没等见到周奉叔的人影,就先报告给周盘龙说:“你儿子已经死了。”

周盘龙不肯相信,气愤之下,高举长矛,跃马冲进包围圈,寻找儿子的踪迹,所到之处,愤怒的长矛击穿无数敌人头颅,一路血肉横飞,场面极其混乱。

几乎与此同时,周奉叔安然回到营垒,其他人都惊呆了,告诉他说他的父亲刚刚冲进敌阵。

周奉叔顿时又气又急,翻身上马,又杀了回去,很快便找到了浑身血迹的周盘龙,于是父子俩在北魏军营中号叫厮杀,宛如疯子一般,也不知杀了多久,终于冲出包围圈,安全返回。

齐军看到这俩人携手而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李安民的心理素质就好得多,当即下令乘势发起追击,在孙溪渚大破魏军。

经历这次失败,魏军斗志全无,不久便动员回国,途中发现下蔡没有齐军防守,准备拆除城墙,抢点战利品再走,却没料到垣崇祖一早把下蔡基地迁到了淮东,发现敌人之后,迅速渡河反攻,魏军又死伤数千人,只得落荒而逃。

齐军自然不敢追击,于是这场南北战争就这么落下帷幕,双方谁也没有得到好处。

作为挑起战争的一方,冯太后当然很不高兴,而保住国境的萧道成也高兴不起来,他的心病来自内部。

与当初刘裕的情形恰恰相反,萧道成12岁的时候就有了儿子,在他称帝时,长子萧赜已年过不惑,所以他根本不必担心权力的传承,但却有另外的忧虑,那就是儿子年纪比自己小不了多少,在国内的威望甚至比他这个老子还要显赫,太子爷的地位甚至远超皇帝。

所谓过犹不及,当是指此。

萧赜也不跟老子客气,自认为在一众兄弟里面,他的年纪最大,而且帮父亲一同创立大业,对于朝廷的许多举措,常常独断专行,很多事都违犯既定的法令制度——身为太子,却做皇帝该做的事。

他的宠臣张景真,更是无法无天,衣服冠帽,以及所用器物,远超过他的身份,甚至能与帝王比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