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521章高演称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1章高演称帝(1 / 2)

 高洋死后,北齐国民可谓皆大欢喜,太皇太后娄昭君也并没有感受到多少丧子之痛,更多反倒是释然。

高欢的第11个儿子、高阳王高湜,早些年为了赢得高洋的宠信,躲避惩罚,经常在高洋左右担任打手,负责虐待其他亲王,娄昭君早就对他恨之入骨,高洋死后没多久,就随便找个理由,把高湜痛打致死。

为高洋治丧期间,常山王高演作为娄昭君儿子里面现存最年长的一个,得以常住皇宫,主持丧事,因天子在守丧期间不能过问政事,文武官员启奏事项都呈请高演裁决。

高演对娄昭君很孝顺,性情较高洋也温和一些,高洋死后,娄昭君原本有意让他继位,但没有成功,太子高殷登极后,高演重回朝见的行列,但朝堂上无形中分裂成两个阵营,一个是支持高殷的高洋的心腹旧臣,另一个则是支持娄昭君的分裂派。

高殷的正统地位毋庸置疑,任何企图颠覆其统治的人当然都可以归为分裂派。

最高行政长官杨愔就是高洋的心腹旧臣,虽然并没吃过什么好果子,但还是坚定地支持高殷,担心高演和高湛的皇家血缘太亲,恐怕对幼主不利,所以暗中采取措施,弱化此二人的权力,先把高演催出宫去,之后政事也不再让他过问。

高演的亲信王晞,游说高演:“先帝时把太子交给一个匈奴人保护,而今天子年纪还小,突然要面对繁重政务,你最好是早晚都陪伴左右,亲自接受他的旨意,怎么可以教别姓的人传达诏书训令,和接受臣属奏章报告,要知道不管是谁,最后必然只有一个人掌握权柄,你虽然想退居王府,什么事都不管,怎么能够,即令你可以如愿以偿,不妨自问,高家命脉能保全多久。”

高演沉默良久,问:“那我该怎么办?”

王晞说:“姬旦扶持姬诵摄政七年,然后把政权归还原主,请你考虑。”

高演说:“我怎么能比姬旦。”

王晞说:“你今天的地位,要想不当姬旦,怎么可能。”

高演不置可否,内心却开始盘算起来。

高殷将从晋阳前往邺城正式接管国家,文武百官一致认为高演一定会留守皇家基地,但杨愔等人唯恐高演会占据晋阳谋反,所以让高演与高殷一同奔赴京师,而留长广王高湛镇守晋阳,不久又怀疑高湛的居心,再让高湛与皇帝同行。

平秦王高归彦和左副行政长官燕子献都是站在高殷这边的,但杨愔不经商量就擅自把五千禁卫军留在晋阳驻防,让高归彦怀恨在心,暗中向两位亲王靠拢。

自557年以来,北齐的封爵和赏赐毫无节制,杨愔准备借着新旧交替的机会,进行好一番整顿,于是先行上疏辞去开府及开封王,作为榜样,然后把那些阿谀奉承之辈和沽名钓誉之徒一一罢黜。

杨愔的初衷是好的,做法也值得钦佩,但被罢黜的这些人也像高归彦一样转投两位亲王,让接下来的朝局变得动荡平安。

杨愔打算让两位亲王出京到外地担任州长,因高殷心肠慈软,恐怕不肯批准,便直接上书太后李祖娥,详细分析幼主的处境,李祖娥虽然同意,但因宫中还有个太皇太后,所以毕竟底气不足,害怕两位亲王恼羞成怒,反而加速大祸,杨愔于是上疏请任命长广王高湛镇守晋阳,常山王高演主管政府机要,作为缓兵之计,等局势稳定下来再将他们彻底排除在外。

与此同时,高归彦已把他们的计划透露给高演和高湛,而宫中女官很快也把李祖娥与杨愔的密谋告知娄昭君,双方的较量一触即发。

560年2月23日,高演在中央政府举行就职典礼,宴请文武百官,杨愔也受邀出席,总顾问长兼主任立法官郑颐劝阻他说:“事情变化难以预料,行动不可轻率。”

杨愔有恃无恐地说:“我们诚心诚意效忠帝国,为什么不出席。”

长广王高湛一早就派贴身侍从数十人,在主管政府机要办公厅的休息室设下埋伏,并与出席的高官贺拔仁、斛律金等人互相约定说:“敬酒敬到杨愔时,我们每人都劝他连饮两杯,他一定推辞,我第一次说‘拿酒’,第二次说‘拿酒’,第三次说‘为什么不拿下’,你们就把他拿下。”

宴会开始后,事情进展完全符合高湛预期,杨愔既已被捕,高声呐喊:“亲王反叛,竟打算谋杀忠良,我尊奉天子,削弱亲王势力,赤胆忠心奉献国家,犯了什么罪!”

高演于心不忍,打算采取缓和手段,高湛断然拒绝:“不行!”

左右侍卫们一拥而上,对杨愔、可朱浑天和、宋钦道、燕子献一阵暴打,几人很快血流满地。

高湛看打得差不多了,喝止侍卫,然后与高演、高归彦、贺拔仁、斛律金,一起押着杨愔,硬闯云龙门。

高归彦长期担任领军将军,宫城守卫看到他,全都放下武器,高演在贺拔仁的护送下一路进到昭阳殿,高湛和高归彦等人则停在朱华门外。

不多时,娄昭君坐镇大殿召开紧急会议,李祖娥和高殷分立两旁,高演叩头报告说:“我与陛下是至亲骨肉,杨愔却打算把持政府,随心所欲地作威作福,王公以下官员,连脚都不敢抬,连气都不敢喘,奸党互相勾结,制造混乱,如果不早日铲除,定给国家带来灾难,我与高湛以国家为重,贺拔仁和斛律金珍惜献武皇帝创下的基业,共同逮捕杨愔入宫,不敢诛杀,我们没有奉到命令,就采取断然措施,应该处死万次。”

当时大殿及两厢禁卫武士有二千多人,全都身穿铠甲,听候命令,只等小皇帝一句话,当会立即诛杀高演,卫士首领、武卫将军娥永乐,勇猛有力,一向受高洋厚爱,半把刀已经出鞘,抬头紧盯高殷,哪怕高殷一个眼神传来,娥永乐就会迅速响应。

然而高殷到底是个孩子,完全没有想到这节,而且本就结巴,面对如此突发状况,更说不出话来。

娄昭君当然是支持自己儿子的,让禁卫军退下,但禁卫军拼死效忠皇帝,不肯移动半步,娄昭君勃然大怒:“你们这些奴才,今天就要人头落地!”

娥永乐眼见皇帝还是没有反应,长叹一口气,终于推刀入鞘,带头撤出殿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