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525章北齐三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5章北齐三将(1 / 2)

 南朝固然多灾多难,北朝就固若金汤吗,当然不是的,自从北魏分裂以来,北朝也并不比南朝平静多少。

当然北周比北齐消停多了,毕竟宇文邕是个正常人。

即便如此,宇文邕和宇文护之间的君臣矛盾仍旧像定时炸弹一样威胁着北周的发展。

早在559年8月15日,在立法司长崔猷的建议下,宇文毓开始改称皇帝,宇文邕继承皇位,当然也不再称天王,但北周的复古政治制度并未因此改变,宇文泰的六官制仍照常施行,国务总理宇文护作为全国各军区总司令长官,其他五部(内政部、教育部、国防部、司法部、农工部)都受他监管,中央任何决定都由他先行裁决,然后奏报。

宇文邕上位之后,对宇文护万般恭敬,虽早已成年,仍事事听从宇文护的安排,而宇文护也毫不客气,以国家的实际领导人自居,君臣关系貌似十分和谐。

这种畸形关系的基础不外乎有两个,一方面是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宇文邕腾不出手解决内部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宇文邕的实力还不足够强大,无力反抗强权。

于是问题随之而来,当国家没了那么多内政和外交的危机,而宇文邕的皇权又得到充分磨砺,二人终究不能和谐共存。

其实有了两个哥哥的前车之鉴,宇文邕行事颇多考量,加上他性格本就沉稳,这也是北周朝局没有发生动荡的重要原因。

宇文邕和宇文护都很珍惜他们之间达成的这种默契,为了维护它,可谓煞费苦心。

563年正月,梁公侯莫陈崇跟随宇文邕前往原州视察工作,宇文邕因私事突然连夜赶回长安,朝中官员对此暗暗称奇,侯莫陈崇对亲信说:“最近听一些法师说晋公(宇文护)今年不利,皇上现在忽然半夜回军,不外乎是公爵大祸临头了吧。”

这种看法在国内十分普遍,但因侯莫陈崇是国家元老,由他说出来,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宇文邕恐怕会让宇文护心生厌恶,甚至会铤而走险,于是把所有高官叫到大德殿,当面责备侯莫陈崇挑拨君臣关系,当晚就让宇文护派将领包围侯莫陈崇的住宅,逼他自杀,但安葬仪式按自然死亡处理。

2月27日,宇文邕特别下诏强调:“国务总理、晋国公,论亲属关系是我的堂兄,论职务位置是我的首席助理,从今开始,无论诏书文告,以及政府机关文书,都不可以直接写他的名字。”

宇文护一再推辞,宇文邕下诏驳回,对宇文护的尊崇更胜从前。

宇文泰当年到关中投奔贺拔岳,把晋阳的侄子宇文护一起接过去,但因前途未卜,所以把妹妹和宇文护的母亲阎氏留在晋阳,后来与高欢分庭抗礼,高欢把她们发配到中山宫当女奴。

一晃几十年过去,宇文护当权之后,一直不断派间谍前往北齐寻找她们的踪迹,经过上次大战,高湛吓破了胆,有心与北周和解,得知此事,便先把宇文泰的妹妹送回,答应稍后会护送宇文护的母亲回国。

564年9月,宇文泰的妹妹也即宇文邕和宇文护的姑姑,从北齐安全抵达长安,并带去了宇文护小时候穿的锦袍和阎氏的家书一封,信上如是说:“我遇到千载难逢的良机,蒙大齐的恩德,怜惜我衰老,特开宏恩,允许我与你见面,飞禽走兽生长在草木之间,母子还相依为命,我犯了什么罪,竟与我儿分离,而今我又积了什么德,有幸与我儿重逢!话到此处,悲喜交集,昏厥又复苏,世界上任何东西如果寻找,都可以得到,母子分别在两个国家,又往何处寻找。假设你的官位高到王公,而你的母亲以八十之年,流落千里之外,随时都会死亡,竟连一次短暂的相处都办不到,天冷的时候得不到我儿供应的衣服,饥饿时得不到我儿供给的饮食,我儿虽享全世界最高的荣耀,对我有什么意义。在今天之前,你不能事奉娘亲,事情已经过去,不必再谈,今天之后,我残余的生命,握在我儿之手,头上有青天,脚下有黄土,中间有鬼神,不要以为鬼神无知,可以欺骗。”

宇文护接到书信,忍不住悲从中来,回信说:“天下大乱,导致国土分裂,人民离散,我远离娘亲,算来已有35年,任何有气息的动物,都知道母子之情,谁像萨保(宇文护的小名)如此不孝,天冷时不知娘亲寒不寒,既不知娘亲有没有衣裳,更不知娘亲能不能吃饱!好像可惜一直漂泊在天地之外,无法打听到一丝消息,只能怀揣怨恨苦痛终此一生,只希望死后有知,在九泉之下再奉养娘亲。想不到齐国解除禁网,赐下佳音,允许放回阿磨敦(母亲)和四姑,刚听到消息时,大声欢呼,叩天谢地,无法自制,魂魄就要飞越关山。齐国这样盛大的恩德,既然已经像春雨一样降下,有家有国的领导人物,信义是最大根本,暗中计算,你们送娘亲动身前来,当已确定时日,只求早一天看到娘亲的慈颜,便完成此生唯一心愿。即令死人得以复生,枯骨得以再长肌肉,也没有比此更大的恩惠,我纵有身负山岳的力量,也难以承受齐国的大德。”

北齐接下来不断让让阎氏写信给宇文护,但并没有立即把她送回的意思,宇文护不住写信催促,高湛派禁宫侍从官徐世荣,乘政府驿马车,携带宇文护的书信,前往询问段韶的意见,段韶正在北方边塞防备突厥入侵,对徐世荣说:“周国反复无常,无信无义,从他们突然攻击晋阳就可以证明,宇文护名义上是宰相,其实是一国之主,既然为了娘亲的缘故,答应和解,却连一个正式的使节都不肯派出,如果只根据他们母子的私人信件,就送他娘回去,恐怕显示我们软弱,不如表面答应,但要等和解成为事实时,再送她回去,并不算晚。”

徐世荣回京之后,高湛却担心触怒了宇文护,有可能再度引发战争,最终还是拒绝了段韶的建议,立即把阎氏送她回去。

阎氏抵达北周后,全体官员表示庆祝,宇文邕更为此大赦天下,对阎氏的供应侍奉极尽豪华盛大,每逢四祭以及夏天的伏祭、冬天的腊祭,宇文邕都亲率皇亲国戚,向阎氏叩拜,像普通平民家中行礼一样敬酒祝福。

突厥汗国听说两国准备和解,担心他们合起来对付自己,所以立即从北齐的幽州撤退,回国集结各部落兵马,派使节通知北周,打算像上次一样突击北齐,并于闰9月20日,率先攻击幽州。

宇文护因为母亲刚回来,本不打算用兵,但如果不答应,又怕突厥恼羞成怒,会招来边患,无奈之下,只好动员二十四军、左右两翼禁卫军、秦陇巴蜀各地隶属禁卫军的地方部队,以及已归化的外籍兵团、羌部落、匈奴部落,共二十万人,与突厥约定冬季即行出兵。

10月10日,宇文邕在皇家祖庙加授宇文护黄钺,10月13日,又亲自到沙苑慰劳出征大军,宇文护正式开始东征,抵达潼关后,派柱国尉迟迥率精锐部队十万人当前锋,直指洛阳,大将军权景宣,率山南(荆州襄州)武装部队,攻击悬瓠,少师杨标,攻击轵关——三路大军同时出动。

宇文护继续进军弘农,尉迟迥包围洛阳,京畿卫戍总司令齐公宇文宪、同州州长达奚武、泾州军区总司令王雄,一起驻守邙山。

杨标捍卫东方边境二十余年,屡次与北齐交战,没有一次不胜利,因此对北齐很轻视,此次攻击轵关,单独深入敌人国土,却毫不戒备,被北齐的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娄睿突袭成功,惨败之后投降。

权景宣这一路倒是很顺畅,包围悬瓠之后,北齐的豫州州长太原王高士良、永州州长萧世怡,先后献出城池投降,权景宣派开府郭彦镇守豫州,谢彻镇守永州,另把投降的官兵一千人送到长安。

尉迟迥率军抵达洛阳,立即修筑土山,挖掘地道,展开猛烈攻击,但历时一个月,竟未能攻克,宇文护让各将领切断河阳通往洛阳的道路,阻止北齐增援,然后把自己的主力投入,与尉迟迥合力攻打洛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