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盛世柱国> 第31章午门演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章午门演讲(1 / 2)

 杨素扫了一眼跪得笔直的学生们,便找到了格致馆那帮孩子的位置,大步走到了他们中间,尽量将声音提到最大,说:“今天是格致馆的授课日,我本来以为来了午门就没机会去国子监授课了,却没想到你们这么好学,追到了这里。”

他话一出口就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就连几个离得近一些的大臣都侧目看他,等待着他的下文。

杨素见吸引注意成功,立即说道:“咱们格致馆开历史之先河,先是弄了一个户外授课,今日咱们就再来创造个历史,就把第二次户外授课的地点选在这午门好了!不过,既然是授课,你们记得要遵守咱们的课堂纪律,记得举手发言。”

说到这里,他用左手缓缓划了一圈,微微一笑:“各位旁听的师生,也要遵守这个规则。当然,哪位大人对我今日所讲有想法或者有疑问的,也可以举手发表意见。”

杨素制定完规则,大力拍了两下手,让所有人精神一振,然后说:“今天既然来到了午门,咱们就放下格致之学,说点儿和午门有关的话题。我先进行一个简单的提问热一下身,这午门有五个门洞,其中正门只有三类人可以走,知道是哪三类人的可以举手回答了。”

大家跪着好好的,虽然都在侧耳听他讲课,但也没人会放着“正事”不干去搭理他,杨素面对这种情况极有经验,他顽皮心起,微笑着对跪在百官前列的李正大喊:“李大学士,现在大家好像都回答不出这个问题,您是文官领袖,您来试试吧!”

杨素平时深沉稳重,绝对做不出拿李正开涮的事情。但是值此百官跪谏的紧张时刻,大概是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剩,他竟然越发跳脱,思维极其活跃,拿内阁首辅开起了玩笑。

李正恨地牙痒痒,但是此时众人目光都在他身上,装作没听到杨素的话只会更加尴尬,只能朗声道:“第一,午门正门平时只有皇上才能出入;第二,皇上若是继位之后大婚,那时皇后可以由此门入宫;第三,每次殿试的三鼎甲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我想,杨博士说的应该是这三类人。”

杨素大点其头:“对喽,感谢李大学士的活跃!”

然后他又对学生们说道:“前两种咱们放下不提,只说这第三种。对于莘莘学子来说,这第三种便是最高的理想和荣耀,哪一个读圣贤书的,不想有一次从这正门走出的机会?”

他转过身去,目不转睛地盯着午门正门,缓缓吟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京城花。”

这首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原文用的是唐朝都城“长安”,杨素稍作修改,几乎说中了所有读书人的心思,跪了一地的师生、大臣,无不被此诗拨动了心弦。三鼎甲出身的官员倒还好些,别的人大多抬头吃吃地看着午门,似乎在想象着什么。

杨素觉得火候拿捏得差不多了,微笑着说:“从此门走出的时候,我曾经觉得圆满,在圆满之后就是空虚。我虽然不知道走在我身前的状元继芳兄是怎么想的,但是我能感觉得出,榜眼齐泰心里的空洞无物。”

说到这里,杨素目光深远地回忆道:“彼时,他已经入白莲邪教两年,他入教的原因竟然是屡试不第,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寻求一种心里的安定。说来好笑,入教后他立即得了榜眼,若没有百年难得一见的连中三元的继芳兄,他就是今科状元了。”

一时间,众大臣无不叹息,也不知他们在惋惜些什么,杨素也跟着叹了口气:“现在再看这巍峨的午门,不知你们是怎么想的?仅仅是为了从它的正门走一遭这种理想,真的可以支撑起我们所学的圣人之言吗?”

杨素将目光投向格致馆的学生,问道:“咱们格致之学没有科举一途,你们能聊一聊为什么要读书吗?”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杨素便微微一笑:“看来你们都没想过这个问题,那我便抛砖引玉好了。不过我要说的却不是我自己的事情,而是咱们那个小公爷徐如柏,正好他本人不在这里,也免去了彼此的尴尬。”

他忽然阴险一笑,又道:“咱们格致之学讲的那个八字真言你们都还记得吧,我希望你们在我讲小公爷的事情的时候想好各自读书的理由,不然为师就要替你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了!”

威胁一番之后,杨素才讲起了故事:“咱们这个小公爷不爱读书,成国公请的最好的先生都能被他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国公府与国同休,总不能搞一个文盲出来。老公爷想到在女子面前好面子是男人的通病,所以便另辟蹊径,请叶大学士府上千金教他读书。”

说到这里,杨素喘了口气,用鼓励的眼光看向学生们,果然看见陆康福举起了手,于是点了点他,说:“康福你别跪着了,站起来大声说,让所有人都听到你的想法。”

然后又转身对别的学生说:“你们都应该向康福学习他的勇气。”

陆康福紧抿着嘴唇,似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良久才说:“学生是庶出子,与母亲在家中受尽屈辱,是以恳求父亲躲到国子监算学馆读书,后来转到的格致馆。学生想,只要不在大哥面前出现,就不会让母亲也跟着受累了。”

说到这里,他似乎是难以掩饰心中激动,大声说:“老师,您于学生有再造之恩!若不是上次户外授课时,您…”

杨素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微笑着说:“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一切向前看,事情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不是吗?还有谁愿意说一说自己是为什么要读书的?”

陆康福的大胆自白彻底刺激了格致馆的学生们,他们在家中多是边缘人物,虽然不至于像陆康福混得那么惨,但却近乎透明,在父辈眼中有没有他们都一样。入国子监读书多是为了体验集体生活,体会被人尊重和在乎的感觉。

格致馆的学生们说得热烈,旁听的师生、官员们也听得认真,忽然有一个杨素没有想到的人举起了手。

杨素看着直挺挺如旗杆一般跪着的叶一清,有些疑惑地说:“老师,凡是在格致馆授课时的发言,都必须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如果您真的做好了准备,便说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