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703章挑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3章挑明(1 / 2)

 雍州,长安。

刘备病逝于长安行宫,诸葛亮在长安发丧,昭告天下,然后就要扶持先帝灵柩,回成都南郊惠陵安葬。

其实吧,刘备在生前的时候,确实动过心思,舍弃成都南郊的惠陵,转而寻求在长安择址,另修陵墓。

但出于政治原因考虑,刘备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皇帝的陵墓,一般都是建造在都城附近的,如果在长安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那无异于昭告天下,自己打算迁都了。

那成都那边非炸锅不可。

如今的长安终究还是前线,也不是迁都的好时机,因此刘备始终没有办法下定决心,重修自己的陵墓。

再加上刘备在占据长安一年后,就因病去世,也没有那个时间来修建陵墓,所以最终诸葛亮还是得扶刘备的灵柩回成都,葬在惠陵,毕竟那边的陵墓已经修筑了四五年了,都快完工了。

只是吧,诸葛亮要扶持刘备的灵柩回成都,那么作为天子亲军的北军精锐,自然也是要跟随着一起回成都去的这对雍州的防御,是一个很大的削弱。

年初刚刚决定左冯翊迁民军屯的事儿,如今施行了还不到半年时间,各地的戍边郡兵才刚刚抵达雍州不久,还没有经过休整训练,战斗力严重不足,而雍州本地的郡兵也刚刚招募,只是分发好铠甲军械,连操练都没有操练过几次,根本不存在什么战斗力。

如果这个时候,曹魏闻听刘备病逝,兴兵来犯,而北军又撤离了长安.那事情就麻烦了。

虽然张溪也觉得,就目前曹魏的实力,不太可能在休养不到一年之后发动一场大战.但,万一呢?!

为此,张溪不得不去找诸葛亮和张飞两人,让这两人至少给自己留下一万北军精锐应急。

也不要求停留多长时间,只需要这一万北军精锐在雍州再多驻扎一年,等到雍州郡兵初步形成了战斗力,那张溪还真的不怕曹魏兴兵来犯。

即使打不退敌军,可守住三辅,坚守待援的能力,张溪还是有的。

张飞对这事儿是没什么意见,他其实也觉得,雍州的防御有些脆弱了,再加上丁口不足,短时间内很难组织起大规模的雍州郡兵,因此留下一部分北军精锐帮助防守长安,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诸葛亮,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也同意了张溪的意见。

虽然诸葛亮也判断,曹魏不太可能在这个时候发动大规模的征战,但小规模骚扰,还是有可能的。

如果没有精锐防守三辅,张溪凭借那一万戍卒和两万不到的郡兵,要防守整个三辅地区,确实很吃力。

再一个,诸葛亮跟张飞商量后,也觉得如今的北军经历了第二次北伐战争后,虽然有所成长,但对比起曹魏的禁军精锐来,还是缺乏战阵经验。

因此,诸葛亮打算把北军分批留在长安戍守,每批戍守一年,以轮戍的方式,积累北军士卒的临战经验。

只是这么一来的话,北军精锐常驻都城的数量就会变少,尤其是换防的那几个月,三万北军精锐,可能留守成都的,只有一万人。

如果再加上南军的两万人,人数倒也够了,但万一其他地方再有战事,比如需要驰援荆州的时候,兵力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

因此,诸葛亮跟张飞商议,是不是把陈到率领的那一万白毦兵,收编入北军编制,成为都城戍守部队。

对于这事儿吧,张飞倒是原则上同意,但具体是不是可行,还得上奏新天子,同时询问陈到的意见。

白毦兵一直以来,都是刘备的亲卫,不算入北军编制的,只听从刘备的个人指挥,在第二次北伐战争后期,白毦兵就留在五丈原,守卫从褒斜道通往五丈原的大军粮道了。

如今,随着刘备的驾崩,对白毦兵的安排,也需要提上日程了。

这种精锐,当然是不可能解散的,季汉还没有奢侈到这个程度.调回成都,编入北军序列,也是应有之义。

只是,这命令,哪怕诸葛亮是丞相,又有托孤之责,也不能由他来下。

至于陈到这倒是不用担心。

陈到的性格,跟赵云其实真的很像,两人都不是那种贪恋权位的人。

甚至对陈到来说,刘备不在了,那么扶持幼主,就是陈到报答先主的最好方式。

这些事儿,都是回到成都后,需要诸葛亮去协调的事情,对于雍州刺史部来说,诸葛亮同意留下吴懿率领一万北军,已经足够让张溪满意了。

诸葛亮跟张飞两人要扶持刘备灵柩回成都安葬,也不宜久留毕竟刘备病故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下旬了,实在耽搁不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