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镇国永乐> 第206章占个分矿发育一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6章占个分矿发育一波(1 / 2)

 “这小子,胆子倒还是真的够大的。”徐钦看着请帖的落款,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只是他脸上的表情,却是突然轻松了下来。

原来是状元郎张信送来请他今晚前去赴宴的请帖。

说起这个张信,算是徐钦在锦衣卫之外真正扶持的第一个官员。不仅仅是因为知道自己不管的话他下场凄惨,更重要的是这人真是很对徐钦的胃口,性格直爽中带点小倔强,但并不排斥新鲜事物,甚至愿意以身试法,去尝试一些“歪门邪道”。

而且徐钦对于他在这个相对的“敏感时期”,还敢主动约自己去赴宴的举动,内心还是非常满意的。不管他究竟是出于哪种考虑,至少说明自己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而且算是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文臣集团的一个口子。

既然人家敢请,徐大少当然也敢去。差人知会了家里一声,徐大少又在衙门里磨蹭了一会儿,这才慢慢向宴会的地点而去。

由于徐钦通过私下向朱允炆建议,朱允炆也很好地向朱元璋传达了。而朱元璋又找来了礼部尚书任亨泰询问了张信在礼部的工作情况,所以现在张信即将升任新设的鸿胪寺少卿之事几乎已经板上钉钉。

只不过现在大家都还不知道这鸿胪寺只是个正四品的衙门,其少卿也只是从五品的小官。还以为按现有的“四寺”来看,这“新寺”再怎么也是个跟太仆寺同级的从三品衙门,少卿更是正四品的级别。不过无论怎么来看,张状元再次升官的事情已经确定,虽不是连升四级,但如果考虑到他在一年之内连升两次,也算得上是官运亨通了。

所以今天张信在莫愁湖上找了一艘画舫,请了礼部的一些官员,以及他交好的一些其他官员,名为小聚实则算是提前答谢。

“下官参见任尚书!”徐钦登上画舫,没想到身为礼部尚书的任亨泰居然也在场,于是连忙上前见礼。

“哈哈哈,小公爷来得好慢,老夫已经恭候多时了,少不得要罚酒三杯!”倒是任亨泰应该是一早就知道徐钦会来的样子,而且话里的亲近之意非常明显。

“尚书大人有令,小子敢不从焉?”他的意思徐钦当然也领会到了,于是说话也轻松起来。

“哈哈哈…来来,老夫给小公爷斟上!”

“师座,还是让我来吧!”张信见任亨泰提起酒壶连忙说道,并且起身将酒壶“抢”了过去。

他这样一说,徐钦大致就明白情况了。任亨泰作为甲戌科会试主考官,理论上确实可以说是这一届所有进士的座师。不过礼部尚书这种大腿,不是你想抱就能抱的,就算是都尊称一声“师座”,但这大多是形式上的客套话。

而看他们这情况,张信不但谦恭有加,还真敢直接从任亨泰手里“抢”酒壶,而任亨泰对此非但没有任何表示,甚至还依旧是一副发自内心的慈祥笑容。这就很有意思了,基本上从这一点就可以确定,二人已经互相真正认可了这一层师生关系。

对徐钦而言,这也可算得上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他和张信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已经达成了“盟友”级别,考虑到张信的性格,这种同盟关系可以说是牢不可破的。而任亨泰对这其中的门道应该非常清楚,从翰林院选人进礼部是徐钦选的,安南勘界条约谈判更是徐钦幕后指挥的,可以说张信这一年多以来的好运,有四成功劳都该归徐钦。

这样一来,任亨泰和张信靠拢的动机就有些微妙了。他已经在应天混了近十年,而且还是混得特别好的那种,甚至可以说是徐钦出现之前的“第一宠臣”,嗅觉不可能会差。在这种微妙的时候,向自己释放这种信号,他这是打算彻底背叛这个文臣集团?

不过好像仔细想想的话,他这样做的风险收益比其实还挺高的。从收益方面来说,抛开门户之见不谈,只谈现实,徐钦的输面都非常小。

镇国永乐啃书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啃书网推荐阅读:异世战神传说

无论是哪个君主,即使是再仁慈、再忌惮武将势力,都不可能完全抛弃武将;同时徐钦的出身决定了,他只要不自觉犯下天大的错处,比如说谋个朝篡个位之类的,倒台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而且,他通过张信来和徐钦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也算是一种较为隐蔽和委婉的手段,断不至于被人拿来做攻击他的把柄。

虽然想了很多,但其实也就是喝这几杯酒的时间而已。

“好!小公爷不愧是将门虎子,好酒量!”同在主席的礼部侍郎张炳,在看徐钦喝完之后,也是马上叫好。他想的就要少得多了,毕竟只是一个衙门副官,自身有没什么野心,只求不得罪人而已。

至于其他更小的小芝麻们,此时当然也不会主动去得罪这位大权贵,虽说对他的来到,部分人心里还是有些惊诧,但表情都还算隐藏得很好。而且现在既然上面都有人带头了,他们也不会吝啬几句夸奖,一时间场面也还算热烈。

此时差不多人也到齐了,宴会也正式开始。

在官场之中,即使是私宴肯定也不可能不讲究。

由于今天来的人,大多是以礼部为主,所以主席这一桌,也主要是礼部的高官,尚书及左右侍郎三人是必不可少的,外加徐钦和身为“主人”的张信肯定也在这一桌,就只剩下了三个位置,四个礼部郎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一会儿都没能动弹。最终还是有个人主动退出,这才解决了座位分配的问题。

宴会前半段,大家都还比较清醒,聊的也都是一些风月之事。

在场的除了徐钦,基本上都是正规的科举出身,这文化功底自然毋庸置疑。最开始的时候,任亨泰等人还想稍微照顾一下徐钦,故意把话题引向比较简单的地方,故意让他能听懂,也能参与进来。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黄湜和任亨泰的水平差距在哪儿了。当然,也有可能是人家黄寺卿根本不屑于照顾徐钦这个小丘八而已。

结果徐钦可谓是“技惊四座”,虽说话不多,但对于一些诗词意境背景什么的,说得比谁都溜,甚至往往还有一些“独到”的理解,着实让在座的惊叹不已。

其实想来这也正常,毕竟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级中学教育摧残的高素质人才,在加上他自己对古诗词还曾有那么点儿兴趣,论起这种套路化的名篇赏析,在这个时代绝对可以算高水平选手。不过一来他的积累数量肯定是不如人家专攻这个领域十几二十年的,所以只能在遇到熟悉的话题的时候才能插嘴;二来,他这方面的能力也就仅限于赏析了,要他即兴创作肯定就得马上抓瞎,除非是非常巧合的情况下搞盗版行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