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明都督> 第550章拜见徐光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0章拜见徐光启(2 / 2)

毛文龙就信心满满的道:“侄儿自然有拿捏之法让他就犯,不对,是让他欢天喜地的上任。”

既然毛文龙有如此把握,袁可立也就不问,事不宜迟,袁可立立刻写了三封书信,交给杨嗣昌去山海关游说孙承宗,一封叫王强连夜回京,交给张之及去跟他老爹说。

一封书信给徐光启,交给毛文龙带着直奔天津去找徐光启。大家也不逗留,立刻风尘仆仆的各自奔忙起来。

天津卫是在朱元璋的时候设立的,当时叫直沽。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经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

天津得到赐名后,天津卫也开始了筑城建设,初建时的天津城其实是个土城,这座土城周长9里多,城高3丈5尺,宽2丈5尺,城的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盘,所以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算盘城”。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

这时候,天津港连个影子都没有,南北水运还是依赖运河,这里就是单纯的军事驻地。

整个天津卫的城里,几乎看不到商贾和大户人家,有的就是一万五千卫所兵和他们的家属。

但本来大明的卫所就费辞了,各地卫所军户的土地都被当官的或者是士绅豪强所占据,军户也就成了上官的佃户或者是奴仆,而这天津因为靠海,当初分得的粮田也都是盐碱滩,崩坏的比其他地方还快。

之所以这里的城门洞子里还有士卒把守,城上还有零零散散的军汉守卫,这其实还是得益于建奴的兴起,前线虽然有关宁防护,但沿海却是等于不设防,为了怕建奴沿海路突袭京畿,这里才被再次重视起来,于是,将这些军户从新召集起来,然后朝廷按照雇佣兵的制度发给米粮,虽然层层克扣,毕竟身兼要务,不能过份,于是虽然是一样的吃了上顿为下顿发愁,但还算能度命。

看到毛文龙骑着战马,穿着将军的服色铠甲急匆匆的过来,把守城门的兵丁认为这是朝廷的信使,也没有阻拦,就那么抱着刀枪看着他穿门而过,当头的只能不甘的冲着毛文龙的背影狠狠的啐了一口:“八百年不来一个,结果来的还是我们不能招惹的,这个月的酒钱又没了着落了。”

毛文龙进了天津城,不由得留心,虽然自己划定的界地不是这里,但只要自己那里发达了,这里自然而然会被带动起来,成为卫星城市,自己要留心看看这里是不是也能顺带着开发一下。

结果走在天津城的大街上留心之后,毛文龙果断的放弃了。

原因就是这里当初就没有好好的规划过,虽然有大量的空地,但更多的是东一个西一个的低矮军户茅房,也有一条看起来还算是不错的街道,街道两边也有商铺买卖,但因为这个城市的组成人员是穷苦的军户,所以买卖都不大,大了也赚不到钱。

这样的状况不能开发的原因就是动迁的问题。

当然,这年代还没有动迁补偿一说,只要官府需要,无论你是谁都得无条件的挪窝,这就是万恶的旧社会。但这次毛文龙兴建新的天津卫还是准备将划到自己范围之内的百姓的房屋给于适当的补助。当然,遇到钉子户那也要动用一下国家暴力机器的。但自己规划的地方毕竟主要是选择后世的天津大沽港,这时候还是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的盐碱滩和芦苇荡,根本就是不毛之地,在那里就是一片白纸,可以让自己随意的涂抹勾画。不过为了聚集人口,毛文龙倒是不反对这些人将来,自己那个百万人口里去做工。至于他们军户的身份,还有他们防卫天津卫作为京畿帝师的屏障,就看那一把把生锈的刀枪,皮包骨头一样的身材,还有对自己跑过来根本无视的状态,还是算了吧,这种防备京畿安全的大任,还是交给自己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