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四合院:我何雨柱要逍遥> 第95章何雨柱计划开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章何雨柱计划开始(1 / 2)

 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基本都是在穷困和苦难中度过的。

那时由于大多数农民家里很穷,娃儿又多,实在买不起布料、缝不起衣服,上学以前的小娃儿,不管是男是女,只要天气稍微暖和点,几乎都是不穿衣裤的,仅有的衣裤要留着冬天冷了才穿,平时都是打着光胴胴、光着腚,三五成群在一起玩耍,或做游戏,或帮大人做事。

那时的小娃儿两小无猜,所以不穿衣裤,大家也不觉得羞耻,更不会乱来,十分淳朴。

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几乎每年都要下雪,水田里都要结一层厚厚的冰,路面冰滑,容易摔跤。人们都穿得很单薄。

且很多人一年四季只有一双鞋子,多是冬天才穿。但若遇雨雪天,怕把鞋子打湿了也不会穿的。

大人们经常干农活,还不觉得太冷,而小娃儿就不同了,时常冷得瑟瑟发抖。

加之小娃儿在上学以前,怕尿湿裤子,父母给小娃儿穿的几乎都是单薄的开裆裤,大冷的天,屁股露外面,就显得更冷。

吃的更差,那时农作物品种、品质都差,农家肥少、化学肥料奇缺,粮食产量极低,根本就满足不了农民基本生活的需要。但,尽管如此,每季收成后,生产队还是要先把国家的公粮缴了,并留下一些储备粮以后,才分配给农民。

到农民手里的粮食就少得可怜了,实在不够老百姓吃。

无论再节约,哪怕把所有粮食都磨成粉,搅成汤糊喝,也是一季不接一季。

每年四五月就盼着收小麦大麦,六七月盼着收玉米,八九月盼着收谷子,十冬月盼着挖红苕。最难熬的是正二三四月,因这几个月正是青黄不接,更是吃了上一顿没有下一顿的饭了。

尽管生产队要开仓分一点储备粮,但远远抵不够实际所差,仍然煎熬难忍。老人们总结出了“正半年,二啰啰,三四月更恼火”的生活状况。

大队生产队的干部,每年都要求农民在自留地里多种些红苕、牛皮菜、瓜、豆等之类的作物来补充食物,并建议农闲吃稀、农忙吃干。

实际上哪里有粮食来煮干的,能保证每天喝饱汤糊就不错了。

农民喂的猪由于没有饲料,一般两三年甚至三四年才能出肥,生产队集体喂的猪一般一到两年才能出肥一条。

所以,那时的病死猪肉都要弄来吃,还都想吃点肥的,根本没有什么猪瘟病会传染人的说法。

老百姓一年半载见不到油荤,吃的食物又缺乏营养,胃口大,特能吃,无论怎样做,几乎每家人都吃不饱。尤其小娃儿更可怜了,由于营养不足体质差,晚上经常尿床,大人就认为小娃儿吃了晚饭更容易尿床,所以就不给小娃儿吃晚饭,小娃儿常常被饿醒而睡不着觉。

每年三月清明后,各家各户几乎都要把嫩胡豆、牛皮菜、青菜等混和着煮来充饥,实际上是以牛皮菜、青菜为主,胡豆却很少,而小娃儿们又都喜欢吃胡豆,吃了胡豆不易饿,这时大人们也都让着小娃儿。

但胡豆皮不易消化,易胀肚子,多数娃儿吃了,便出现“胡豆、胡豆,越吃越瘦,肚皮胀得青筋鼓,两眼还在盯胡豆”的惨状。

而嫩胡豆、牛皮菜、青菜这些没有的,就吃野菜,榆钱树...等等这些玩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