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国色芬芳> 船工4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船工43(2 / 2)

岳池县西少林寺,曾用名石龙寺,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石垭镇玉屏山村。

据《佛祖历代通载卷·高僧传》所载,唐中宗时,有嵩岳元珪禅师,先入嵩山少林寺为僧,后体悟少林禅宗,离开少林寺向西继续修行,驻锡于修建此寺;南宋淳熙至庆元年间,首次对宝国寺进行复修且基本形成规模;南宋嘉泰年间,由枢密使安世龙、金紫光禄大夫黎时举捐资大修,使西少林寺成为了驰名远近的大寺庙;元朝兵乱,寺庙被毁,至明宣德九年,由乡人资助并援请僧人复建,数年间,先后建成殿宇、月台、方丈房屋等;明成化十五年至二十年,由祖庭大少林寺传曹洞正宗四十三世(雪庭福裕禅师下传第九代)嗣祖沙门可澄禅师率建祖师法堂、殿前石梯、石道、寺外石垣及石坊,使岳池县西少林寺再成一方名刹;据清光绪版《岳池县志》记载:影十余岁于经史诸家无不精研,由吾道入禅,故于楞严、法华等释典,一见了然,喜吟咏,脱口成章“的可学和尚于大清同治年间对该寺进行培修。

2015年7月22日,岳池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根据岳池县佛教协会申请,依法将岳池县西少林寺登记为佛教活动开放场所,由岳池县佛教协会会长释崇扬法师担任开山第一代住持和尚,由祖庭大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四十七世、雪庭福裕禅师下传第三十三代弟子释永武担任西少林寺武僧团团长,由祖庭大少林寺传曹洞正宗第四十六世、雪庭福裕禅师下传第三十二代弟子释行禅担任西少林寺掌门兼武僧团总教头。

在《岳池县志》(清光绪版)中,关于漏山宝国寺的记载有多处。《岳池县志·卷九·寺观》记载:宝国寺,治东三十里,即漏山,唐元珪禅师修炼于此,历朝增修。记载最详细的是县志收录的明顺举人、云南知府汪洋所作的《重修漏山宝国寺记》,全文约1500字。除介绍唐代始建庙外,还先后介绍了四次大修:南宋淳熙至庆元年间,首次对宝国寺进行复修且基本形成规模;南宋嘉泰年间,由枢密使安世龙、金紫光禄大夫黎时举捐资大修,使宝国寺成为了驰名远近的大寺庙;元朝兵乱,寺庙被毁,至明宣德九年,由乡人资助并援请僧人复建,数年间,先后建成殿宇、月台、方丈房屋等;明成化十五年至二十年,由可澄和尚率建祖师法堂、殿前石梯、石道、寺外石垣及石坊,使宝国寺再成一方名刹。

重庆江津千年古刹双峰寺曾有武僧500人,福建商人欲将其打造成少林寺,预计2013年底建成。由福建商人投资3亿元,在中山镇原有的双峰寺打造的中国西部少林寺已开始逐渐开放,预计2013年底建成。

少林寺位于重庆中山古镇南端15公里处的白鹤村有一座“双峰寺“。自古以来就影上有双峰(寺)下有朱杨(寺)“之,该寺庙是川渝黔地区现今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复式四合院禅宗寺庙。

相传唐末禅宗临济派弟子入川弘扬佛法,途经四川江津插旗山(又名莲花山),见簇双峰为顶,莲花为盘,是一莲花禅座宝地。寺庙后山上两山峰对峙,佛法弟子便在当地人们的帮助下按照佛进宗祖庭少林寺的格局在此新建寺庙,时名“景德寺“。

少林寺,古双峰寺把日常劳作视为修禅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行农、禅结合的禅宗指导思想。该寺曾在邻近的中山镇太合场开办了一所“书院头“学校,还引入了少林寺武艺,鼎盛时期单武僧就达500人。寺前有500级巨型石梯直通笋溪河上游的“留心石“,这些石板长1.2米,宽0.7-0.9米,厚0.2米。相传当年要到寺内当和尚,每个人都必须得背起这样一块石板,修上一级石梯,才能受戒当武僧。

据寺内碑刻记载,该寺庙约建于唐末,在明代和清康熙、道光年间维修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