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国色芬芳> 卖花女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卖花女10(2 / 2)

几天后,贪心的老婆婆购买了一大批竹扇,找王羲之题字,准备再卖一个好价钱。王羲之对于贪心的老婆婆十分头疼,故意躲着老婆婆不见。老婆婆对王羲之穷追不舍,王羲之急得丢了笔,躲进了一个小巷子里面不敢出来。等老婆婆失望离开之后,王羲之才敢回家,从此王羲之不敢随意发善心了。

王羲之在竹扇上题字的地方是在一座桥上,所以当地多了一座“题扇桥”。老婆婆追赶王羲之,逼着王羲之抛笔的地方,就是后来的“笔飞弄”。王羲之为了躲避老婆婆,躲进的小巷,就是后来的“躲婆弄”。这些地方都是绍兴城里的老巷子老桥,也是大家几乎天天进过的地方。这些普通的地方,因为有了王羲之的典故,所以变得有点意思和意境。

王献之(公元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女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

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得到宰相谢安赏识,历任本州主簿、秘书郎、司徒左长史、吴兴太守,累迁中书令等职,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他先后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嫁女于太子司马德宗(晋安帝)。太元十一年(386年),病逝,时年四十三岁。安帝时获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为“宪“。

王献之精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在楷书和隶书上有深厚功底。在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有“小圣“之称。又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唐人张怀瓘《书估》评其书为“第一等“。同时,王献之还善于作画,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目其画为“中品下“。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他少负盛名,高超不凡,放达不羁,虽终日在家闲居,但形貌举止并不懒散,才华气度超过时人。

他曾与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名士谢安,两位兄长多谈世俗事,王献之只随便说了几句问候寒温的话。离开谢家后,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的优劣,谢安说:“小的优。“客人问原因,谢安回说:“大凡杰出者少言寡语,因为他不多言,所以知道他不凡。“后迎娶北中郎将郗昙之女郗道茂为妻。

王献之最初出任州主簿、秘书郎,转任秘书丞。后来,他被挑选为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的驸马,屡辞不得,遂与郗道茂离婚。已经执政的谢安十分敬爱王献之,请他担任自己的长史。

太元五年(380年),谢安因功进拜卫将军,王献之仍担任其长史。不久,授职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征拜入朝担任中书令。

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后,有关他的封赠礼仪在百官中存在着不同意见,只有王献之、徐邈共赞谢安对朝廷有忠心与功勋。王献之上书极力陈述谢安的功绩,晋孝武帝以隆重的礼仪封赠谢安。

王献之长期服散致疾,为了避娶新安公主,曾灸足心,导致落下后遗症。太元十一年(386年),病逝,时年四十三岁。

隆安元年(397年),王献之之女王神爱(即晋安帝安僖皇后)被立为皇后,安帝便追赠王献之为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为“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