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国色芬芳> 童养夫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童养夫18(2 / 2)

唤妈祖粮军逃劫

明朝至顺元年,朝廷的漕运粮船,又发生了一件妈祖护航脱险的故事。那年春天,漕运官船满载粮食,放洋出海。刚出海时,一路自是春光荡漾,水碧天晴,顺风扬帆。粮官凭栏酣酒,何等畅快!可天气说变就变,突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刚才春风得意,今却生死未卜,战栗哀号,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全体官兵,唯有狂呼“妈祖救我!“其声震天!哀求之际,忽然祥云瑞霭,只见空中朱衣拥盖,灯光熠熠,继而风平浪息,漕船复趋妥稳,众官兵无不朝天而谢!奏闻朝廷,皇帝下旨,赐额“灵慈“。

化螺女阻登鳌山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宣德六年至九年(1430-1433年)。郑和出发之前,先修刘家港之天妃宫,刻石立碑,行前按官例在妈祖庙中祭祀,祈求妈祖庇佑出使平安,顺达顺归。祭祀之后,即行启程,太监杨洪同行。船只三十,涉阿丹、暹罗、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木骨都束、东卜剌哇及竹步八国。船行多日,一路平安。一天,突见大洋之中,有一大山横亘于前。众人见有一岛,自是雀跃,以为可以登岛一游,以解多日颠簸之劳。正欲登岛之际,见有女子提筐采螺,众迫视之。杨洪恐众人放肆,大声喝止。忽然女子不见,大屿已没,方知前所欲登之屿,乃巨鳌浮现,欲诱众人上钩。其女子乃天妃现身,救此数十人之生命也。

烧三恶庙廊神火

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海贼陈长五兄弟三人,为恶多端,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于兴化、泉州及漳州三郡,官兵无可奈何,百姓苦不堪言。八月,贼众三舟在湄洲岛登陆入庙,祈祷于妈祖神前而不应,因怒而解衣裸体,卧于庙前栏下。妈祖放神火烧之,三贼惧惊,退遁舟中。第二天早晨,三只贼船全部出港。忽而天日晦暝,风雨骤至,雷声大作,诲浪滔天。等到雨歇天晴,海贼三舟已被吹至沙滩之上,搁浅不动。宪使王镕会兵击之,追至福清,悉数捕获。郡守徐公上疏妈祖神助之功勋,并奏请朝廷,皇上封诰“灵惠显济嘉应善庆妃“!

护允迪高丽通使

宋宣和癸卯年(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船队入渤海湾时,突然大风骤起,舟若秋叶,八船覆七。路允迪匍匐船上,求神救庇,忽见一女神现于桅顶,急叩头求庇。只见女神玉手一挥,即时风平浪静。路允迪涕泪交加,千叩万谢!唯余一船,顺达高丽,完成使命!路允迪归来时,问为何神?莆田籍保义郎李振及福建水手告知是妈祖,并诉说妈祖无数显灵之事。路允迪说:“世间只有生我者恩大无极,我等漂泊大海,身濒于死,虽父母爱之至情,也莫能助,而神姑却能救之,此实再生之赐也。“路允迪归程又得妈祖一路保佑,立即奏明皇上,皇帝即下诏赐“顺济庙“匾额,立庙祀于江口。

护使航朝廷祭祀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朝廷册封琉球国,派出使者海宝和徐葆光等人,出使琉球。他们依例于行前到天后宫祈祷,以保航程平安,然后启程。一路上,清朝使者船队,不断得到妈祖神示,避过风险,顺利到达琉球国,册封琉球国王。完成使命之后,在回程途中,遇到风险,又得妈祖救护,转危为安。使者回朝复命,如实奏报妈祖护佑之功,朝廷下令举行春秋祭祀大典!

改王府天后赐泉

施琅收复台湾后,驻军于明代宁靖王朱术桂官邸,邸中仅井一口只供百人饮用,施琅再祷于神,泉水立即极汪,足资万人饮用。施琅表奏康熙,将官邸改为妈祖庙,并由“天妃“晋封为“天后“。康熙准奏,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赠《辉煌海滋》匾,立“平台纪功碑“。庙中刻有石狮、八骏马,龙墙虎壁,庙宇具王式格构,名“台南大天后宫“,并派礼部尚书到庙祭祀。又康熙六十年,台匪作乱,提督兰于六月会师于七昆身,时值炎热酷暑,万军苦渴,因祷于神,适时潮退,军士在海边沙滩上扒开尺许,即有淡水可餐。咸滩出清泉,堪为奇迹,乃神女显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