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国色芬芳> 童养夫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童养夫45(2 / 2)

起少林寺,很多人会想到达摩一苇渡江传法、会想到十三棍僧救唐王,会想到赵匡胤在少林寺出家,会想到下武功出少林的俗语,但这些法几乎都是杜撰的,直白点就是假的。少林拳法的源头是少林拳谱,为北宋初年主持福居汇集中华功法整理而成,与达摩没半毛钱关系,十三棍僧救唐王根本就是胡袄,赵匡胤曾在少林出家为僧更是无稽之谈,都出家不打诳语,少林寺打诳语的功夫却是引领风骚一千年,到了元代、明代更是登峰造极,把自己的棍法成是神传,终于引来了高人前来打假,这个打假的就是俞大猷。

俞大猷师从李良钦学习荆楚长剑技(李良钦是丈二棍法的创始人,有别于齐眉棍。古人以剑称棍,故称长剑技),学成后李良钦称其棍法可无敌于下。后来俞大猷听少林寺有神传长剑技就特地绕道去请教,结果就发现少林功法“已失真诀“,这事俞大猷在《正气堂续集》和《诗送少林寺憎宗擎有序》中有记载,少林寺自己也有记录。俞大猷在《正气堂续集》中:“予昔闻河南少林寺,有神传长剑技。嘉靖辛巳岁,自北云中奉命南征,取道至寺。僧负其技之精者,皆出见呈之,予告其住持山上人曰:'此寺以剑技名下,乃传久而讹,真诀皆失矣“。山恳请他,“剑诀失传,示以真诀,是有望于名公“。俞大猷在《诗送少林寺僧宗擎有序》中也:“予昔闻河南少林寺有神传击剑之技,后自云中回,取道至寺。僧自负精其技者千余人,咸出见呈之。予视其技已失古人真诀,明告众僧,皆曰:'愿受指教。'予曰:'此必积之岁月而后得也。'“

两处记载内容大致相同,但都缺失了一点,那就是对俞大猷力挫少林僧众的记载。因为武功高下,只有打过才知道,不可能出现你我不行我就要拜你为师的情况。之所以少林僧众甘心拜服,只能是被打服了。并且是单挑、群战都不行的情况才俯首认输,恳请俞大猷传授技艺的。后来僧众推荐年少有勇武者二人从俞学习,俞大猷随时教诲.一边杀敌,一边学武,进步很快。随军三年,二人不仅学到了高超的棍术,而且还习得惊饶轻功、搏击等绝技,后返回少林教导僧众,习练者数百人,遂有俞派少林传世。

俞大猷人厚道,照顾少林寺颜面对此略去不提,我们认为在情理之郑情理之外的是,少林寺承受了俞大猷的传法之恩对此却讳莫如深,对这一真实发生的历史置若罔闻,反倒对子虚乌有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等大肆宣传,其道德水平由此可鉴。有人对当代主持口诛笔伐,认为其败坏了少林寺的风气,这就是冤枉了信大师了,少林门风自古如此,不是今才有的。

从俞大猷打假少林寺事件可以看出两点,第一假武术、假大师、假宗门自古存在,不是今才出现的;第二,传统武术的确存在,是流转于将门,洗练于军阵的杀人技法,不是江湖上打拳卖艺的花哨把式。我们现在流行一句话,不要用你的兴趣去挑战别饶饭碗,武术功法对于将门来不但是饭碗的问题,可以荣华富贵、身家性命都系于此,是不可能取浮华而弃实用的,这些实实在在的功法一代代累积下来,就可以轻易戳破江湖门派的画皮了。

在福建境内的倭寇被平定后,广东倭患严重。广东的倭寇主要是由俞大猷平定的。他在任广东总兵前,就招收过漳州农民武装6000人,到广东之后,先后调汀、漳等地军队1.4万冉广东,其主要部分就是他在福建招收的那支队伍,到广东后,俞大猷又招募和组织农民武装力量,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获得很大成功。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在海丰附近的战斗中,农民武装花腰蜂等英勇杀敌,取得了胜利。俞大猷领导广东军民歼灭了广东境内的倭寇。至此,东南沿海的倭患被最后平定,这是爱国军民共同奋战的结果。

倭寇的侵掠骚扰,给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平定倭患,使人们能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在平定倭乱的过程中,明朝政府的一些官员认识到,“海禁“既不能限制私人海上贸易,也不能防止倭寇。反而驱使沿海居民走上武装走私的道路,与倭寇内外勾结,为害颇大。嘉靖末年,比较有远见的官僚,纷纷建议政府解除海禁,发展海上贸易。到明穆宗隆庆时,明政府开始取消“海禁“,准许对外通商。这无疑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正常的海上贸易和东南沿海商品经济的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