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第357章朝发夕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7章朝发夕至(2 / 2)

牡丹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岭中,人们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变野生为家养。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久矣。”又据《太平御览》谢康乐说:“南朝宋时,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

从南北朝“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至今,栽培历史也有数百年了。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牡丹发生了变异,出现了许多花大色艳的品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隋代,牡丹的栽培数量和范围开始逐渐扩大,当时的皇家园林和达官显贵的花园中已开始引种栽培牡丹,并初步形成集中观赏的场面。《隋志素问篇》中说道:“清明次五时牡丹华。”这又足以说明牡丹作观赏植物则规模更大。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首经典的诗中可以看出唐朝时期,大家对牡丹的喜爱程度。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牡丹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

牡丹花雍容美艳,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牡丹花自古以来就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喜爱,勋贵子弟也对它情有独钟,自然而然的,牡丹也成为了各家花店的最好卖的。

而洛阳牡丹,更是冠绝天下,赫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软条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

《洛阳花木记》中载:“凡栽牡丹不宜太深,深则根不行,而花不发旺,以疮口(根茎交接处)齐土面为好”。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对栽培牡丹十分严格,从选地到种植都十分讲究,这也许是洛阳牡丹能够甲天下的原因之一。

各种各样的牡丹,吸引了无数的眼光。

以前,从洛阳到长安,正常商家的马车一般要走几天,但是现在一天就到了,装载量还上升了。

这对于商业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意味着商品流通速度加快了,商品的损耗下降了,像是牡丹这种花卉,价格还有可能涨一涨,立马就在洛阳商贾之中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应。

“驾!驾!驾!”

一辆又一辆的马车跨上了水泥路,开始将洛阳的各色商品往长安运输。

作为水陆交通都非常便利的洛阳,几乎全天下出产的货物都能在这里找到。虽然水泥路修建之前,这些货物也一样会通过水路或者原来的道路运输到长安去,但是朝发夕至是不要想了。

流通成本的下降,让利润变得更加可观,越来越多的商人开始将业务从洛阳扩展到长安,或者从长安扩展到洛阳。

就连张家的名品阁,也在洛阳设了一个分店,水泥作坊和蜂窝煤作坊就更不用说了,肯定是就近建设会更合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