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第415章颉利的困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5章颉利的困境(2 / 2)

而北方草原民族长年生活在十分寒冷的地方,对于防寒更有经验也更抗冻,防寒装备比如皮草之类也多。

中原的军队缺乏这些条件,要想避免士卒严重冻伤,只能在别的方面想办法。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在这个时候出兵了。

所以古代打仗时一般都会选在秋收之后,那时候粮食入仓有了充足的粮草而且秋高气爽是最适宜行军打仗的季节,所以但凡大战都会选择在秋收之后。

执失思力这么说,颉利也是基本认可的。

“你说的也有道理,按照去年的气候,不用几天草原上的第一场大雪就要来了。”

颉利似乎是松了一口气一样的说着。

“大汗,眼下定襄城有突厥的精兵六万,还有隋军的两万多人,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牧民,如果唐军真的敢在这个时候来,定让他们有去无回。”

此时的定襄城,也叫大利城,既是突厥人的王庭,也是后隋的都城,皇帝是杨政道。

杨政道是隋炀帝的孙子,齐王杨暕的遗腹子,他的两个哥哥和父亲在隋朝末年被杀害。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打败后,杨政道及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落入窦建德手中。

620年,东突厥汗国的处罗可汗派人迎接萧后及政道来东突厥,立政道为隋王,把留在东突厥境内的中原人交给政道管治,建立“大隋”,史称后隋,“有众万人,置百官,皆依隋制,居于定襄”。

所以颉利可汗可以指挥的出来突厥人的部队,后隋的大军也是听命于他的。

说白了,定襄城的后隋朝廷就是突厥人扶持起来的傀儡朝廷,流亡政府。

“说的好,我们不仅在定襄城有精兵强将,附近也有不少兵马。唐军要是敢来,来少了,那是替我们送功劳,来多了,哼,大冬天的,我们突厥勇士都不想再这种天气作战,中原的那些汉人就更不用说了。”

“定襄城离最近的大唐边境也有差不多一千里路,草原上没有固定的道路,就是骑兵快马而来,也要十多天才可以,这还得是属性草原的情况下,就大唐的那些人,属下认为大汗你完全没有必要担忧唐军。”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与其在这里担忧大唐来袭,还不如考虑一下如何对付突利小可汗,只有把突利部征服了,才能真正的让阿史那家族的荣光继续照耀在大草原。”

……

看着军帐之中大将们的各种讨论,颉利的一颗心算是慢慢的安稳了。

说起来,颉利也不算是一个一点本事都没有的人呢,只不过最近几年比较倒霉。

隋末唐初际,突厥有三个可汗,是亲兄弟,是启民可汗的儿子。长子就是始毕可汗,俟利弗设就是处罗可汗,此人一心想进攻隋朝,却是在位时间不长。

在这三大可汗中,就数颉利可汗在位时间长,他在为时充分利用隋末中原内乱之际,抓紧将当年被隋朝打得元气大伤的突厥力量重新聚集起来,而且在役使中原这事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超过了突厥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可汗。

颉利可汗趁隋末大乱之际,逼迫李渊、刘武周、薛举、梁师都称臣。他抓住机会,趁中原内乱之际,大举入侵边关,夺取了大量的人口、财货。颉利可汗不满足掳掠,野心勃勃,想要占据中原,他付诸了行动,差一点成功。

不过,碰到了李世民这个千古一帝,颉利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