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第445章大修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5章大修路(2 / 2)

“道路修建好了,对经济的发发展有多么大的促进作用,我说了大家也不一定能够理解,但是在军事上的重要意义,想必大家都比我更清楚。这道路修建,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需要扩大水泥的产量,需要大量的沙石,需要购买专门的修路工具,需要给修路的突厥人准备吃的、穿的……”

“这将会带动大唐的一系列的产业,吸引更多的流民进入到作坊,让以后增产的土豆和地瓜有更多的去处,让马车有更大的需求,让货物能够更好的流通……”

“之前长安通往洛阳的水泥路开通的时候,我曾经去视察过,当时路过了一个生产水蜜桃的蜜桃村;在水泥路开通之前,蜜桃村的日子可以说是非常差的,家家户户都没有余粮,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没有一天能够吃饱肚子。

但是水泥路开通之后,立马就有西市的商户去蜜桃村高价收购他们那里的优质蜜桃,农户们的收入成倍的增加,前段时间我再去蜜桃村的时候,那里已经是一个富足祥和的世外桃源了。”

房玄龄也知道单单在那里讲大道理可以能没有太大的效果,所以干脆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大家分享修路的好处。

“中原王朝为什么重视最终能够战胜草原民族?里面固然是有将士奋勇作战的原因,但是根本上还是因为中原王朝的生产力比较发到,不管是农业还是手工业都比草原牧民强多了。”

“有一个词叫做国富民强,其实我觉得应该叫做民富国强更加的贴切。如果每个老百姓都能够吃饱饭,都有衣服穿,那么即使有人怂恿造反,也不会有人响应,国家内部就会变得稳定。”

“同时,老百姓都衣食无忧了,朝廷收的税收自然也是水涨船高,那么朝廷就可以用这些税收做更多的事情,可以给军队提供更好的器械。有一个事实,虽然大家不大愿意承认,但是事实就是事实,那就是很多时候,朝廷没有办法大展拳脚,把各种好的政策推进下去,归根结底是因为缺钱。”

“孟子曾言:君子不言利。其实这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过不唯利是图而已。孟子之所以说的那麽坚决,是因为当时的人惟利是图不知世上有仁义二字,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眼下正是大唐进入大治之世的关键时候,我认为凡是有利于发展大唐的社会生产力,凡是有利于增强大唐的综合国力,凡是有利于提高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的事情,都是可以做的。”

房玄龄想到了当初张华和自己谈商业的重要性的时候,说到的“三个凡是”,直接拿出来用。

“而利用突厥人修路,虽然会招来一定的非议,但是这是有利于大唐的一件事,不管是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综合国力的提升,亦或是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裨益。既然对大唐的好处这么多,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做。”

房玄龄用斩钉截铁的语气,给自己的陈述做了一个总结。

“玄龄,这综合国力是什么意思?这个词每个字朕都认识,但是加在一起,就有点疑问了。莫非又是张华那家伙搞出来的?”

李世民听完房玄龄说的话,基本上已经打定了主意,所以问的问题都已经不是要不要利用突厥人修路,而是房玄龄说明的内容之中的一些有趣的东西。

“陛下圣明,这次着实不是微臣首创,是张华提出来的。综合国力简单的理解就是一个国家国土面积、经济发展、工业技术、军事国防、对内对外方针政策等各个方面的总体实力和潜力。”

“张华既然提出了综合国力这个概念,那么在他看来综合国力最强的几个国家都是哪些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