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第455章石油资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5章石油资源(2 / 2)

那忽明忽暗跳跃的灯火,不仅点亮了十几代人的生活,也点亮了一段沧桑的岁月。

“找一个用过的墨水瓶,灌上煤油,在灯芯里穿上纳鞋底的棉花线,一个简易煤油灯就制成了。”

张华在前世听父亲说,因为老停电,而蜡烛又比较贵,煤油灯便成了家家户户的必备品。

在读书时,每个学生都会在桌子抽屉里放一个自制的简易煤油灯。

“常有同学不小心将煤油灯打翻,煤油就倒了出来,白天上着课,忽然就能闻到一股煤油味。而夜幕降临后,便开始上晚自习,那也是最快乐的时候。”

前世张华父亲的回忆,几乎每次喝了酒都要和张华唠叨一遍,“每逢晚自习时停电,同学们便纷纷拿出煤油灯点亮。一时间,整个教室都亮堂了,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煤油味,缕缕黑烟升起,大家便在教室里嬉戏打闹,好不热闹!正因如此,同学们也总希望停电,因为这样便可以度过一个欢快的夜晚。”

随着大唐经济的发展,对照明的要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广。

有些作坊碰到订单充足的时候,甚至希望通宵加班来对应。

这都需要方便、廉价的照明。

榆林在后世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不仅仅是因为他有丰富的煤矿,还因为它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最关键的是,根据多啦的描述,在榆林城东边十里处就有一个天然的石油产油区。

这些油都是储存在地表附近,不需要太多先进的设备就能开采。

并且,盛产石油的地方,特别是地表石油丰富的地方,往往还会大量的出产沥青这种石油副产物。

沥青这东西这是个好玩意。

早在前1200年的古典时期的早期,人们已经开始应用天然沥青,在生产兵器和工具时用沥青作为装饰品,为雕刻物添加颜色。

特别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由于天然沥青的充足的蕴涵量,沥青被广泛利用。生活在那里的苏美尔人用天然沥青覆盖在器皿和船的外面。

另外,他们已经开始在粘土砖中使用天然沥青做结合剂。

这些都不是沥青最大的用途。

那么沥青最大的用途到底是什么呢?

当然是修路!

眼下大唐正是需要大规模修路的时候,虽然水泥路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榆林来说,盛产石油和煤炭,用沥青来修路,将会更加的便宜和方便。

因为在沥青材料当中,可分为煤焦、石油、天然三种。煤焦沥青是烧焦之后残留在容器内的物质;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之后的残留物;天然的就不用说了。

不管是哪一种,都是榆林有生产的或者说是即将有生产的。

“张大哥,火油的用途还有比制作火油弹更加重要的吗?”程处亮可怜兮兮的看着张华。

“跟你这个武将说了你也不懂。”张华白了一眼程处亮,这家伙和程咬金一样,善于演戏,“玄策,你明天就去安排人把城东的土地买下来,只要还在官府手中的,全部买下来,卖掉了的也看看能不能买过来。”

虽然油田在城东十里处,但是那里只是有石油自动冒出来的地方,地下有石油的肯定不止那一点点地方。

所以财大气粗的张华干脆全部买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