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第555章棉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5章棉布(2 / 2)

好在多啦从来没有让张华失望过,“木棉花絮飞舞的时节,南越少女大清早提着筐出去,捡拾一整天,也就捡个十来斤花絮。木棉花絮不能用车轧,再说岭南也没有轧花车,女孩子们只能用双手在筐里慢慢搅啊搅,棉籽和棉絮才能慢慢脱离,棉籽留在筐底,上面全是洁白无瑕的棉絮。”

张华:“这棉絮可以做成布?”

张华想到了后世北京城满大街的白杨树,一到了四五月份,杨絮纷飞,那种感觉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却是很烦人。

多啦头都不抬,“当然,《汉书》中就说用木棉花絮填充的被褥,暖而温,用起来很舒服;但如果要纺布,女孩子们就得把木棉花絮一丝丝接起来,放在腿上搓捻,然后再用一个小小的纺锤,一点点纺织成布。这可比用棉花纺布费事多了。”

“这么说木棉花还是没什么经济价值咯,作布匹那么费事的话。”

张华已经习惯了多啦的这种态度,也就无所谓了。

多啦:“南越少女用木棉花絮纺布,其辛苦自不用说,但纺出来的布比本色棉布还要白,一眼望过去,简直如皑皑白雪,明净动人。

所以汉朝岭南将军孙幸才张罗着要进献给汉武帝。不过,也许他的要求太过分,南越百姓不堪劳苦,群起反抗,把孙幸给杀了。虽说南越百姓是出了名的有血性,但木棉花絮过于娇嫩,纺织过于艰辛,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话又说回来,木棉花絮纺出来的布,虽然洁白如雪,但并不耐用,而且一点也不吸汗,穿久了并不舒服,故而外来的棉花站稳脚跟后,木棉花絮就渐渐不再为人所用,退出江湖了。

这么考虑的话,你说木棉花没有经济价值,也不算错,至少在棉花面前,木棉花是没什么价值的。”

听了多啦的说明,张华心中也有数了。

“冰娥,我这棉花做成的棉布,和木棉花制成的广幅布可是完全不同,它是可以给到普通老百姓消费的布匹。”

“夫君,现在一匹丝绸得十几贯钱,一匹麻布也得一贯钱左右,妾身倒是好奇这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的棉布是多少钱一匹呢?”

麻布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一直都是底层百姓最主要的衣物来源,所以李冰娥对于张华说的普通百姓可以用得起棉布,是不大相信的。

事实上,整个大唐,除了张华之外,估计没有一个人会真的相信棉布可以取代麻布。

这就是历史局限性了。

“这就得看纺织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棉花的种植面积了。刚开始几年,棉布的价格肯定是要比麻布贵的,但是十几年后,如果种植面积大幅扩大,一匹最普通的棉布不会超过五百文钱,甚至纺织技术突破后,三百文钱都不用。”

“夫君,如果棉布真的这么好的话,那么大唐的百姓可就有福气了,夫君也算是又为朝廷立下了一个大功了。”

新婚燕尔的,李冰娥自然是不会和张华争执棉布到底有没有那么好,反正好不好,对张家来说都是锦上添花而已。

“明天棉花采摘了,我便安排人去纺织成棉布,然后让陛下欣赏一下。只要让陛下看到棉花的好处,他一定会大力推广的。”

要在大唐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单靠张华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需要的时间可就要长多了,还不如直接走上层路线,速度会快很多。

反正张华是知道这条路是对的,倒也不怕压力太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