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第556章划时代的棉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6章划时代的棉布(2 / 2)

不管是羊毛线的制作还是麻布的制作,都有捻线的过程,所以把棉花变为棉线,倒是不难。

捻线的工具一般叫作纺锤、纺坠,民间也有称作捻线砣的。

关于纺缍的具体出现时间,在后世也是无从查考。

不过在河北磁山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已有纺锤的主要部分纺轮的出现,说明至迟在7000多年前就已有了纺锤。

在5000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处,都有大量石制或陶制纺轮出土,更表明纺锤已成为当时主要的纺纱工具了。

纺锤的工作由手指捻动锤杆提供动力,捻动的间歇性决定了纺锤转动的速度不均匀性和运动间歇性,导致纱线的不均匀和纺纱效率的低下。

要克服上述缺点,进一步提高纺纱的质量和效率,就得给纺锤提供均匀、连续、稳定的动力。

在制作羊毛线的时候,张华和多啦请教之后,手摇式纺车应运而生了。

它由一个锭、一个绳轮和手柄组成,轻轻摇动绳轮,由绳子以几十倍的传动比带动锭子高速而均匀稳定地转动。

纺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和质量,并根据织物的要求,纺制粗细不同的纱线。

而棉线出来之后,怎么坐成棉布就更加不需要张华多说了。

产业的发展就是这样,很多环节其实是相通的,一个产品进步了,会连带着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就拿羊毛线来说,它已经不是张家的专属产品,有不少商人看到了里面的利益之后都进入了这个领域。

但是张家羊毛作坊的自动化程度是最高的,使用了不少先进的独特设备。

这些设备有些是张华从多啦那里得到的,有些是阿牛他们结合作坊的实际需求开发的。

不管是哪一个,都是张家独一无二的。

其他商家要想竞争过张家的羊毛线,哪里有那么容易?

打价格战也能够打死你。

只不过现在这个市场还远远谈不上饱和,张华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开拓草原的羊毛市场,所以才给了其他商家生存空间。

“少爷,这就是你说的棉布,摸起来的手感倒是很舒服呢。”

几天过后,百草园的棉花都变成了棉布,梅子知道张华重视棉布。

所以作坊里一产出第一批棉布,她就去抱了一匹回来。

“夫君,这棉布柔软贴身,似乎也很有韧性呢。”

李冰娥率先打开了梅子手中的棉布,不断的摸索着,还用力的扯了扯。

“伯爷,我以前专门学过女红,要不我用这棉布给伯爷做几套贴身衣服先?”梦雨站在一旁说道。

自从张华大婚之后,梦雨在张家庄园里就低调了很多,她可是不想一开始就招惹李冰娥。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新娘子进家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也可以,这丝绸衣服夏天穿还可以,冬天的话还是棉布舒服。你们几个都做几件试一试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