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诸如哈布斯堡,罗曼诺夫等无耻之流,塞利姆并不在意对方。
你现在横没关系,等到赛大帝整合完奥斯曼帝国,就把你小子摁在地上一顿好打。
在心里再次重申了一番自己罗马正统的地位后,苏丹高兴的去往了帝国政府所在地。
什么苏丹还配不上大英公主了,翻遍不列颠的历史,连个皇冠都找不出来,塞利姆娶索菲娅简直是英国高攀了。
到了帝国政府门前,塞利姆并没有直接献身,而是躲在暗处观察了一会儿。
苏丹的心情渐渐变得凝重起来,西帕希骑兵并没有选择闹事。
他们采取了静坐示威加拉横幅的方式,这就让奥斯曼帝国政府简直找不到一点突突对方的理由。
世界上最好用的“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有问题的人”,这招在这儿已经不管用了。
塞利姆有些郁闷,咋的,甘地穿越到十八世纪末的奥斯曼帝国,玩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吧。
看看这横幅。
“我为帝国受过伤,我为帝国流过血。”
“三十年的征战沙场,换来的却是帝国的抛弃。”
“战场上断臂不洒泪,到家中小儿无食共悲戚。”
“沙场上累死累活,如今连破屋也无。”
简直是苏丹看了都流泪,塞利姆见了也同情。
总的来说,如果塞利姆不是苏丹的话,这会儿他都已经有些激动,想冲出去帮人摇旗呐喊了。
然而屁股决定脑袋,塞利姆绝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妥协,虽然从某种情况来看,这件事确实是苏丹理亏。
毕竟军事采邑制度中真正获利的也不是这帮西帕希骑兵,毕竟这帮人无法世袭土地,大部分的好处其实是被官员拿走了的。
甚至从某种角度上说,西帕希骑兵其实是苏丹的盟友。
作为帝国的两大主力之一,西帕希骑兵与近卫军那是常年的不对付,但是由于近卫军位居中央,所以西帕希骑兵在对线中实际上常年处于下风。
故而在原时空的吉祥事件(因为发生在吉祥之门附近而得名)中,当近卫军再一次起来叛乱,打算换个苏丹的时候。
看见马哈茂德二世早有准备的西帕希骑兵直接就站到了苏丹这边,与新军合力将近卫军逼回到大营内,然后炮火洗地,直接送近卫军去见了真主。
事后马哈茂德二世让西帕希骑兵进入了新军中,作为新军的骑兵部队,一直到奥斯曼帝国彻底灭亡。
可现在的问题是,赛大帝自己手动赢得了成功,你个看戏的也好意思上来凑热闹,想分一杯羹。
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啊,苏丹给你的才是你的,不给的,你不能伸手要啊。